1979-1981年农业生产责任制争论风波中的《人民日报》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u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1981年,围绕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施引发了冲突和争论。在农业生产责任制作为一种政策向全国推广之前,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深度卷入了这场争论,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人民日报》虽然没有公开支持以“包产到户”为核心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的实施,但是它积极配合中央在农业领域的纠“左”纠偏,较早展开了对农业领域“左”倾路线的批判,这对中央在农业领域的拨乱反正和解放人们思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日报》还积极宣传中央农业政策精神、引导舆论,加快了中央农业政策的落实。在农业生产责任制局部推行过程中,《人民日报》针对农业生产基本核算单位、农业生产雇工、农业“双包”责任制路线等与农业生产责任制有关的争论热点问题在报端展开讨论,并从农业生产实际和中央大政方针的角度出发,以发表社论、刊登读者来信、开设讨论专栏、派遣记者进行实地调查等方式来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人民日报》的这些举动对中央农业政策的转变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人民日报》对于这些与农业生产责任制有关的争论热点问题的态度也有一个前后变化过程。之所以有这些变化,又和中央领导人的思想倾向、社会舆论、报社总编辑胡绩伟的个人态度等因素息息相关。《人民日报》正是在和中央政府以及基层群众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推进着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在的全国实施。
其他文献
<正>"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文化也可以不用那么抽象,时尚可以跨界,用无界的时尚表达当下人最简单自然的生活状态;时装已经不仅仅是美的概念,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化呈现,这就是
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的改变和国家政策的扶持,导致很多小学生下午下课时间和家长下班时间不一致,产生了家长管理上的“真空期”,加之目前我国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滑,体质测试结果不尽如人意,由此产生了课后托管和体育托管。为了让体育托管可以更好的解决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三点半”难题,本文选取了裕华区部分小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体育托管和长效机制的相关资料,结合目前石家庄市裕华区体育托管开展的现状,探讨能
多智能体系统在实权网络中的一致性问题在一些文献中已经有所研究。复值系统能够应用于模拟包括复值信号和飞机运动在内的许多现象,从而自然的出现了一个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我
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作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大环境,它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全社会营造一个珍爱生命的氛围,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
随着人们对环境意识逐渐的重视。节能减排的观念已被各供暖企业摆在了首位.目前哈尔滨市已有60%以上的居民被纳入集中供热范围.并相继有大型集中供热公司成立,“天更蓝,云更白,百姓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尾之年,也是承接“十二五”规划、推动大庆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