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矛盾的加剧,我国已经进入了突发事件的频发期。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带来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公众心灵造成巨大冲击。毫无疑问,此类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被视为媒介之“饴糖”。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电视媒体有着较高的媒介公信力,其视听兼备的传播方式也使其具有其他传播媒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沿袭传统谨慎的报道方式,缺乏对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关注,所以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并没有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若电视新闻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不能够做出及时反应并进行科学的报道,则有可能加剧事件所引发的危机程度,动摇社会稳定,影响政府和组织的形象。以往,我国的电视新闻媒体在进行突发事件的报道时并未把受众心理分析放在重要位置,而我个人认为受众心理与媒介的交互影响正是影响突发事件报道质量的重要方面。新闻媒体的报道影响着受众,受众在接受了大量相关信息后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些不同的看法影响着舆论的形成,舆论又影响着电视新闻的报道,电视新闻报道又会进一步影响受众心理。这是一个交互影响无限循环的过程,若在突发事件中电视新闻报道忽视了对受众心理的探求,没有对节目进行科学的策划,不但会影响传播效果和媒介形象而且会加剧社会危机的剧烈程度。电视新闻媒体只有对突发事件发生后受众产生的心理类型做出科学准确的分析和归纳才能有效引导舆论,化解危机,提升自身的媒介竞争力。面对新的形势,媒介应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受众心理分析,通过对受众的心理的分析和解读制定出科学的报道策略,如此才能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传播机制,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