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肾生血法对肾阳虚与肾阴虚两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分布、血象改善、外周血整合素配体FN、VCAM-1表达情况,明确补肾生血法的临床疗效,探讨两种肾虚证型的差异基础,及本治法对再障造血黏附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再障诊断与纳排标准及中医证候分型标准收集慢性再障患者40例(肾阳虚型20例、肾阴虚型20例),给予补肾生血法合并常规基础治疗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证型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细胞分析情况,并进行疗效判定与比较;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两证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整合素配体FN、VCAM-1表达水平变化,并与10例正常组比较。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补肾生血法对慢性再障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佳,临床总有效率为72.97%,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91.89%。两证型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血细胞分析值均有所提高(P<0.05);外周血整合素配体FN水平均降低(P<0.05),VCAM-1水平均提高(P<0.05);两证型治疗后组间比较:临床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改善有效率肾阳虚型与肾阴虚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症状总积分改善比较肾阳虚型优于肾阴虚型(P<0.05);血细胞分析HGB值肾阳虚型提高优于肾阴虚型(P<0.05)、PLT值肾阳虚型改善程度优于肾阴虚型(PLT疗后基线比较P>0.05,差值比较P<0.05),两证型WBC值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证型F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VCAM-1则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两型FN水平均有下降、VCAM-1水平均有提高,但表达仍与正常组有差距(P<0.05),其中FN表达肾阳虚型改善优于肾阴虚型(P<0.05),两证型VCAM-1表达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提高程度肾阳虚型优于肾阴虚型(差值比较P<0.05)。结论:补肾生血法可显著改善慢性再障患者的中医证候,上调血象基线,临床疗效显著;中医各症状、血象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比较,肾阳虚型优于肾阴虚型,表现出更好的药物敏感性;本治法可降低慢性再障患者外周血整合素配体FN水平,并提升VCAM-1表达,对机体造血黏附功能具有调节恢复作用,提高慢性再障患者的造血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