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其死亡率排第二位,早期发现和诊断胃癌对胃癌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以往的胃癌标志物如CEA、CA50等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差,早期诊断受到限制。因此寻找新的组织学、细胞学、血清学胃癌特异性抗原对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实验室樊代明教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研制出的一系列特异性较好的胃癌单克隆抗体,并命名为MG系列,其对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尤其以MG7最引人关注。本室相继建立了血清学检测MG7抗原的ELISA方法和免疫PCR方法,使胃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得到极大提高。由于免疫PCR是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终产物是进行半定量的检测,不能实现精确定量,特异性受到限制。将实时定量PCR技术应用于免疫PCR,通过实时定量PCR反应过程中原始模板量的变化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MG系列抗原含量,使血清抗原含量得以实现精确定量,本研究以期通过定量免疫PCR技术实现对血清中MG7-Ag的精确定量检测,有望为胃癌的诊断新的方法学依据。【目的】建立以定量免疫PCR检测血清胃肿瘤相关MG7-Ag的新方法,分析血清中MG7-Ag的含量,通过确定胃癌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中MG7-Ag的相对含量,为胃癌血清诊断提供支持。【方法】1.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复苏MG7杂交瘤细胞和MGb2杂交瘤细胞,制备MG7单抗和MGb2单抗。2.以光敏生物素标记MG7单抗和质粒。3.应用实时定量免疫PCR技术检测胃癌患者血清中MG系列抗原含量。【结果】建立了定量免疫PCR方法,其稳定性较好,对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50μL血清MGAgs相对含量,胃癌组为21890±6579个MKN45细胞,健康对照组为2844±914个MKN45细胞,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PCR管(聚丙烯材料)作为载体对MGb2抗体具备良好吸附性,非特异性较低,可以作为蛋白质载体进行免疫反应,同时,MGb2抗体和MG7抗体对MGAgs结合性能良好,体系稳定。应用定量免疫PCR方法,通过对血清肿瘤相关抗原进行定量,可以为早期胃癌提供预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