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港通”的经验证据

来源 :天津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f2l3x4j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十九大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和国际形势提出的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需要宏观经济、中观市场和微观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共同支撑。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逐步形成了以市场开放、机构开放、产品开放为核心的多层次全面开放格局,而资本市场开放的核心要义是服务高质量发展和国家对外战略,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领头雁”、资本市场的基石,是将资本市场改革传递到实体经济的纽带,其发展质量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质量,如何以高水平开放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关系到整体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文由“以开放促发展”的视角出发,选择“沪港通”这一典型开放事件,研究资本市场开放政策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对判断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效应、探索未来资本市场开放改革及上市公司质量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根据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国家政策指引文件,重点从发展方式、发展驱动力、发展目标和发展底线转变的角度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行定义,并构建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分析部分,以现代金融学理论、创新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和财务管理相关知识为基础,分析了“沪港通”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实证检验部分,分别检验“沪港通”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分维度指标的影响路径及效果,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上市公司管理效率维度,以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视角分析“沪港通”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反映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并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动态效应模型检验发现:第一,“沪港通”实施后,相对于非标的公司,标的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且优化内部控制和加强外部监督是“沪港通”影响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主要路径;第二,“沪港通”的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效应具有滞后性;第三,“沪港通”的公司治理水平提升效应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交易活跃度强的上市公司以及没有QFII持股的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其次,在上市公司发展能力维度,以创新能力视角分析“沪港通”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采用上市公司整体和分类型专利申请量作为企业创新数量代表,相应专利授权量作为企业创新质量代表,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发现:第一,“沪港通”实施后,相对于非标的公司,标的公司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均显著提升;第二,“沪港通”通过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上市公司创新能力提升;第三,“沪港通”的创新能力提升效应在国有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产业上市公司中更为显著;第四,从专利终止量角度研究发现“沪港通”可以减少企业“走过场”式专利研发,促进专利向实际生产力转化。再次,在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力维度,以价值增值视角分析“沪港通”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价值创造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最终体现,以企业经济增加值测度企业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第一,“沪港通”实施后,相对于非标的公司,标的公司的经济增加值显著提升,在消除规模效应影响后,该结果依然显著;第二,公司治理优化和创新能力提升是“沪港通”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创造力的主要路径。最后,在上市公司风险应对能力维度,以风险冲击下的股价稳定性视角分析“沪港通”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二级市场股价剧烈波动会放大疫情损失,影响上市公司经营决策,进而影响其高质量发展。以新冠疫情冲击为背景,构建多元回归面板模型和截面数据动态回归模型,检验风险时期“沪港通”标的股票与非标的股票的股价稳定性差异,结果发现:第一,相对于非标的股票,标的股票股价稳定性更强,且在2020年2月至3月国际资本市场剧烈波动时期,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沪港通”引入的境外投资者可以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稳定投资者情绪、降低知情交易概率,进而抑制标的公司股价波动;第三,“沪港通”的股价稳定作用对非国有上市公司、非贸易类和非服务类公司更加显著,并在境外资本净流入较高的月份和疫情控制较好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现有关于如何衡量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较少,且难以达成共识。本文基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特征分析和国家政策文件导向,从上市公司管理效率、发展能力、价值创造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四个维度选择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创新能力、价值增值和股价稳定性四个指标构建了较为全面衡量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关于如何以高质量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本文搭建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系统性分析框架。以现代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分析其影响机理,并采用多种计量方法验证了“沪港通”对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分维度指标的影响路径及效果。第三,以新冠疫情为背景,分析检验了特殊风险时期“沪港通”对上市公司稳定发展(股价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及效果,拓展了以往常规时期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效应研究边际。
其他文献
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应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针对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党中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举措。2021年底,基于世纪疫情冲击,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
学位
随着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约束趋紧问题日益加剧,对世界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对此,绿色发展的诉求在世界范围内日渐高涨,如何防治污染、实现绿色发展成为世界多个国家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中国不同程度地将生态环境建设与绿色技术创新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特别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标志着中国的绿色发展战略由环境规制为主转为环境规
学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预期寿命的增加,我国失能人口规模扩大,长期护理需求不断攀升。目前,以家庭照料为主的传统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持续扩大的老年人护理需求,亟须建立综合性、系统性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保证长期护理资源的有效供给。我国自2016年起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制度。与国外制度多渠道的筹资模式不同,我国试点制度采用了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为主体的筹资制度,易给医保基金支出带来沉重负担。明确长期护理保险
学位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作为数字经济的后发国家,凭借不断完备的数字基础设施,近年来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爆发式的增长。2019年,随着5G网络在国内主要城市开展商业运营,中国成为全球最早布局5G网络的国家之一;2020年,全球爆发新冠疫情,面对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
学位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在调节本国经济运行的同时,还会对其他国家的金融经济运行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即产生货币政策溢出效应。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受到较大冲击。为提振国内经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推出了无上限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受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全球流动性不断泛滥,资产价格上涨,为全球通胀埋下隐患。据美国劳工部披露,截至2022年3月,未经季调的消费者价
学位
随着生态资源环境的日益恶化,环境退化成本居高不下,气候变化开始危及人类命运,环境治理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15年《巴黎协定》,世界各国开始以全球协约的方式节能减排,以此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环境风险。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彰显出中国政府应对环境问题的决心,同时,这也成为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创新作为企业节能减排的必
学位
“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是“十四五”规划承载的伟大远景目标,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要求。作为极具创新意识的经济体,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创新在经济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并实现了多年来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的持续进步。但在科技强国行动中,我国仍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如何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技术创新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已成为众多学者以及社会各界
学位
<正>书画复制是文物保护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故宫博物院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所研发的照相复制技术解决了水墨写意类书画文物不易复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院藏档案和口述历史资料的梳理,尝试系统讲述照相复制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历史成就、社会反响等内容,并探讨照相复制技术的意义与影响。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经济总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在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的同时,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也日益突出。有两个方面引发了广泛关注:一是居民家庭间的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日趋悬殊;二是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缓解。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以城镇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城镇家庭财富水平和差距的现状、发展趋势及成因等问题,并且特别考察了部分样本家庭的投资偏好及其所在区域的发展
学位
中国经济发展中资本和生产要素“双轮”驱动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变得缓慢,创新驱动成为了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必需。创新驱动的实施和发展不能够缺少创新投入,中国的创新投入以研发投入为主体,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在社会总研发投入中的比重逐年提高,既彰显了企业研发投入在创新中的重要性,也带来了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创新驱动下,将企业研发投入嵌入到创新链中,研发投入对微观的企业内部、中观的企业之间的效应和影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