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石记录显示苔藓动物最早出现于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之后发生辐射演化,在晚奥陶世凯迪期其多样性最高,是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凯迪期,苔藓动物在劳伦大陆、波罗的海、地中海以及西伯利亚等地区广泛分布,我国上奥陶统多个地点也有化石记录。但是,相比于全球其它板块,凯迪期苔藓动物在我国华南板块报道较少,研究程度也相对较弱。 晚奥陶世,华南板块扬子区发育宝塔组、临湘组瘤状灰岩和五峰组黑色笔石页岩,表明当时处于较深水环境,并不利于苔藓动物生存。但是,在凯迪期江南区浙赣台地下镇组和扬子地台北缘的东秦岭淅川地区石燕河组发育了浅水碳酸盐岩,含丰富的壳相生物,表明当时两地区为暖浅水、富氧环境,为苔藓动物生长和保存提供良好条件。本篇硕士论文对采自浙赣三山地区和河南淅川地区凯迪期多个剖面的苔藓动物化石进行系统古生物研究,并结合全球同期苔藓动物化石记录,分析两地区苔藓动物古生物地理分布特征。 在江西玉山祝宅剖面,本硕士论文从凯迪晚期下镇组中共识别出4目11科15属17种(含2个未定属,13个未定种)苔藓动物,包括变口目6属,泡孔目1属,隐口目6属,隐口目和窗格目2个未定类群。其中,变口目和隐口目相对丰富,其他类群出现较少。在该苔藓动物群中,9属为本地区首次发现,包括Trematopora,Monotrypella,Rhombotrypa,Orbignyella,Trigonodictya,Ptilodictya,Stictoporella,Pseudopachydictya和Nematopora。另外,窗格目苔藓动物在华南晚奥陶世首次发现,表明其分布广泛。另外,本硕士论文研究表明玉山地区凯迪晚期苔藓动物群属于典型的凯迪晚期苔藓动物类型,广泛分布于劳伦大陆区、西伯利亚区、波罗的海区以及地中海区,玉山地区凯迪晚期苔藓动物群属于劳伦大陆-西伯利亚苔藓动物区系。 本论文首次报道了河南淅川晚奥陶世石燕河组中的苔藓动物群,识别出4目10科15属19种(包括9个未定种),包括变口目8属,隐口目5属,泡孔目1属,管孔目1属。其中,3属(Matsutrypa,Crepipora,Corynotrypa)在中国首次发现。本硕士论文研究表明多数石燕河组苔藓动物为晚奥陶世的全球广布型属,以变口目和隐口目为主,与玉山下镇组中的苔藓动物具有相似的属的组成,其中变口目6属(Atactoporella,Dekayi,Heterotrypa,Homotrypa,Parvohallopora,Prasopora)和隐口目2属(Ptilodictya,Stictopora)在两地区皆有分布,表明两地苔藓动物群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生物古地理分析结果表明淅川地区石燕河组苔藓动物群与玉山下镇组苔藓动物群间并不存在较近的古生物地理关系,而其古生物地理区系的归属有待于中国更多苔藓动物群的发现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