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术前血清CEA阳性的患者远处转移与血清CEA水平的关系,探讨术前血清CEA阳性的患者根治术后早期血清CEA水平与结直肠癌复发或转移的关系,为结直肠癌诊断、疗效判断和监测复发或转移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住院并接受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40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血清CEA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应用ROC曲线分析166例术前血清CEA阳性的患者中有远处转移的血清CEA水平的临界值。分析术前血清CEA阳性的患者根治术和姑息术术后早期血清CEA阳性的情况,以及108例术前血清CEA阳性的患者根治术后早期血清CEA阳性表达与TNM分期的关系,并对这108例中的75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根治术后早期血清CEA阳性表达与肿瘤复发或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血清CEA阳性表达与性别、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阳性、远处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在166例术前血清CEA阳性患者中有远处转移的ROC曲线面积为0.694(P<0.05),最佳临界值为16.26ng/ml。当血清CEA水平大于16.26ng/ml时,远处转移率为43.8%(32/73)。166例术前血清CEA阳性的患者中,108例行根治术,58例行姑息术,两组的术后早期血清CEA阳性率分别为32.4%(35/108)和86.2%(50/58),两者有显著差异(x2=43.713,P<0.05)。108例术前血清CEA阳性的患者根治术后早期血清CEA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无关(P>0.05),与淋巴结阳性、TNM分期有关(P<0.05)。术后早期血清CEA阳性率在淋巴结阳性和阴性者中分别为41.1%(23/56)和23.1%(12/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85,P<0.05);术后早期血清CEA阳性率在TNM分期中的Ⅰ期+Ⅱ期与Ⅲ期分别为22.0%(11/50)和41.4%(24/5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4,P<0.05)。在随访到的75例行根治手术的患者中共有9例发生肿瘤复发或转移,复发或转移率为13.6%(9/75),其中6例为术后早期血清CEA为阳性组的患者中,复发或转移率为25.0%(6/24),3例为术后早期血清CEA阴性组,复发或转移率为5.9%(3/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8,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阳性表达与年龄、肿瘤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阳性、远处转移、TNM分期相关。在血清CEA阳性患者中,较高的CEA水平提示患者有较高远处转移率。术前血清CEA阳性的患者中,TNM分期越晚,根治术后早期血清CEA的阳性率越高。术前血清CEA阳性根治术后早期血清CEA为阳性的患者,其复发或转移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