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历史现象,也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现象。在当今的国际政治与经济发展中,宗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其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和睦以及国家关系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宗教改革是伴随着宗教发展的一种客观历史现象。一部宗教史,就是一部宗教改革史。积极倡导宗教改革,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宗教的必然要求,也是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宗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影响至深。宗教问题处理得得当与否,事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事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事关国家的对外形象和国际关系。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党在革命斗争和和平建设时期处理宗教问题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论断,不仅为广大宗教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我国各宗教在与我国社会的相适应过程中,从神学思想、教义仪规、组织制度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为新时期宗教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在我国进行宗教改革的条件已具备,时机已成熟。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宗教适应其所处的社会现实,使我国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其他方面和谐共处,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创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新的神学思想体系,建立与现代社会信教群众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宗教修持方式,建立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相适应的宗教制度,扩大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容,减少不适应的因素,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新宗教。 本文试图从宗教的本质、宗教改革的历史、我国宗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宗教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条件、改革的内容、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新时期宗教改革的可行性,为宗教工作者提供一种可供参考工作思路,为宗教界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考角度,同时也是作者对宗教领域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思考。 关键词宗教改革,社会主义社会,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