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一、体外构建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片,探讨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特性,为构建组织工程气管提供技术支持。二、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其鉴定并行功能分析。三、通过比较不同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寻求适宜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式,为构建组织工程气管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一、兔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片的制备1、利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兔气管黏膜原代上皮细胞并传代培养;2、通过免疫细胞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检测对已获得的气管黏膜原代上皮细胞行CK-18检测,并进行鉴定;3、将第2代上皮细胞种植于96孔板内,分别于6、12、24、36、48、60、72、84、96、108h取出,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7、利用UpCell细胞培养皿制作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片,并对其进行分析鉴定。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的比较1、分别利用全贴壁筛选培养法、半全红细胞裂解液培养法、完全红细胞裂解液培养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体外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对四种方法所获得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行细胞增殖能力分析及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3、通过形态学观察、HE染色、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对所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一、兔气管黏膜原代上皮细胞片的制备1、通过组织块法可获得兔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行CK-18检测分析,细胞呈阳性表达;2、对第2代兔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行生长曲线分析,发现其生长曲线类“S”型,符合上皮细胞的增殖规律;3、通过UpCell细胞培养皿可成功的制备出上皮细胞片,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致密,呈现不规则形态,和一定的厚度。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方法的比较1、全贴壁筛选培养法、半全红细胞裂解液培养法、完全红细胞裂解液培养法、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四种方法均可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对四种方法获得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行细胞增殖能力分析发现全贴壁筛选培养法是最优的培养方式,且其四种方法所获取的细胞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面标志物未发现明显差异;3、对所获取的细胞行形态学观察、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流式细胞仪分析发现所培养细胞的特性符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结论:1、本实验通过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了兔气管黏膜原代上皮细胞,并运用UpCell细胞培养皿成功制备出了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片;2、全贴壁筛选培养法、半全红细胞裂解液培养法、完全红细胞裂解液培养法以及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均能成功的分离培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通过对四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常见培养方法的比较发现全骨髓贴壁筛选法是最适宜的培养方式,其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其他三种细胞培养方式获取的细胞在形态学、表面免疫标志物、增殖特性等方面未见明显的差异;4、兔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片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功制备为组织工程气管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础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