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攀升,教育界逐渐意识到以应试教育为目标,过分强调学生认知能力的教育是有极大缺陷的。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为首的西方国家便开始尝试以社会与情感学习(SEL)项目为依托贯彻全人教育的思想。一项针对213个SEL项目的元分析显示,SEL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业成就、学校氛围的感知还是对学校中的师生关系都具有积极地影响。而在我国,SEL的相关项目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地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偏远乡镇地区,且实证研究数目较少。我国尽管在2012年就已经开始启动了SEL项目计划,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具体实施进程却未有大的起色,但这并不意味着SEL项目是无效的或者在我国是行不通的。SEL项目已经在欧美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各个国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具体的实施进程还要考虑各个国家不同的国情。我国民众针对SEL课程的看法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一种动态的过程。而作为研究中的一员,我们所需要的便是行动与耐心。本研究则旨在通过对M小学三年级A的学生进行一学期的SEL课程的讲授,探索基于独立课程的,以班级为单位的SEL项目对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学习成绩以及个人观念和行为等的相关性或影响。通过问卷、课程评价单、小组访谈报告以及课堂观察量表分析发现:1)学生在学习SEL课程(问卷前测)之前,相关的自我管理(包括人际关系、注意力以及情绪调节)能力等问题较突出。2)独立SEL课程对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自尊感、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自尊感,在研究的一学期内呈现出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提升。3)学生的学习成绩与SEL的社交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具有动态关联。在后测中,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其自我调节呈正相关(r=0.354,p<.05),而自尊不仅与自我调节成正相关(r=0.370,p<.05),还与SEL、社会意识、自我管理、同伴关系成正相关(r=0.508,0.318,0.474,0.345,p<.05)这充分证明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其自尊及其他方面都有很强的预测作用。4)家长和学生对于此类形式的SEL课程的积极效果十分认可,且学生在行为及态度上表现出了积极地反馈。5)学生的SEL、自尊以及自我调节三个大方面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性别或成绩差异(p>.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