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八年中英新修条约与中英关系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ihot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8-1869年中英修约谈判是两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在和平环境中相对平等地位上进行的签约谈判。谈判结果达成了中英新修条约(又称阿礼国协定),其内容在形式上对中英双方的权益采取对等的让予。对于新修条约,英国政府最终在1870年7月拒绝批准。本论文将通过研究这一条约的谈判过程,考察中英双方在谈判中各自立场的改变以及相互妥协的原因,分析修约结果对中英关系的影响,以更好地认识晚清外交转变的复杂背景和现代化进程的曲折轨迹。 本论文共分五章,另加绪论。 绪论回顾了国内外对本专题已有的研究情况,以及这些研究已解决的和尚需继续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并阐述了全文的思路。 第一章探讨1860年后的中英关系,作为全文的历史背景。《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对外政策有了较大转变,采取接受条约体制,利用条约羁縻外国的外交策略。同时英国对华推行合作政策,用容忍扶持的方法诱导清廷实施条约,以此来扩大中英贸易,扩展英国在华利益。赫德和威妥玛先后提出的《局外旁观论》和《新议略论》集中体现了英国这种政策。 第二章考察了英国对修约的准备。英国在征求修约意见中,出现了在华英商与英国外交部及驻华公使阿礼国观点的歧异,反映了英国内部对华政策的矛盾。 第三章考察了清廷对修约的准备。清廷在预筹修约中的广泛讨论,是对1860年后中外关系的一种检讨与前瞻,反映了清廷主要官员对现代生产方式的认识水平。蒲安臣使团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向西方派出的正式外交使团,但其出使结果却增强了清廷抵制英国要求的决心。 第四章叙述了中英修约谈判的曲折进程。本章将谈判分成四个阶段,即谈判委员会的十三次会谈、谈判的艰难进展、中英国内对谈判的讨论、新修条约的签订。通过分析谈判过程中双方心态举措的变化,指出中英内部以及双方之间的矛盾,显现合作政策下复杂的外交场景。 第五章首先探讨了英国拒绝批准新修条约的原因,其次从总体上考察了中英修约活动,分析了英国对华政策中合作容忍与炮舰压迫的两面,最后指出清廷由于对近代商务和时代形势认识不足,在维护自身利权的同时又不能顺应时势,而只是一味拒绝新的生产方式和国际外交惯例,裹足不前,随着阿礼国的离任和英国拒签新约,中莱双方的猜忌怀疑加深,晚清外交现代化的道路更加复杂和曲折。从而指出这次修约活动带给我们的两点重要启示:一、如果中英新修条约能够实施,将对中英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二、清廷没有能够肩负起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中国丧失了一个能够使之进步的较好的历史时机。
其他文献
巴楚胜地,人杰地灵。新年伊始,凝聚着诸位同仁的智慧和汗水,饱含着医学界前辈的关怀和期许,《巴楚医学》带着淡淡的墨香,呱呱坠地了.作为《巴楚医学》的创刊者,我们感到由衷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主旨,对传统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创新与实践,构建了新的机械设计实验教学体系。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收治的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实施功能锻炼及常规护理干预,n=34)和
分析了传统图书馆官僚层次结构的弊端,提出了现代图书馆组织机构的改革模式,并引入了欧美现代企业管理的矩阵结构模式。
[病例]35岁.既往健康,平素月经规律,停经45天时出现早孕反应,晨起时加重.查尿妊娠试验(+),B超检查示宫内早孕,与停经天数相符,10天后早孕反应逐渐加重,不能进食,入当地卫生院
澳门抗日救亡运动是爱国的民族救亡运动,由於澳门地区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近年来乘着回归效应而为历史学家所关注,但现有澳门抗日战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於中葡日三方关系,中立问题
目的:探讨负重步行对心功能Ⅰ—Ⅱ级患者心肌耗氧量的影响。方法:将54例心功能Ⅰ—Ⅱ级患者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第1天步行设为对照组,第2天负重5kg步行(模拟买菜)设为观察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福建省入境旅游、经济增长与对外开放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福建入境旅游收入、国际旅游人数、经济增长与对外
宋恕是近代中国一位很有影响的维新思想家,他生活在动荡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关心国运,勤奋好学,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尤其是他的文化思想,富有特色,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拟对宋恕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