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致力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港口作为互联互通网络中的节点,更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其建设方式和成果直接影响沿线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体系的演化研究可以揭示沿线港口的发展规律,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本文将进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体系演化研究。首先,细致梳理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演化过程和新时代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港口体系的发展现状。其次,基于集散性分析理论和可视化分析软件深入分析了长时间序列下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体系集散趋势变化,并对港口体系的空间布局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979-2015年沿线港口体系经历了“分散”→“集聚”→“分散”的集散趋势演化过程以及“两极主导”→“东亚主导”→“中国主导”的空间布局演化过程,并合理地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将维持“分散”趋势和“中国主导”的空间布局。最后,基于种群生态理论,建立种群增长演化模型对海上丝绸沿线港口体系演化趋势进行拟合分析和预测,发现港口体系演化的拐点出现在2008年,2008年时港口体系增长速度达到峰值,此后增长速度开始下降,2013年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港口体系演化进入衰退期,港口体系规模的增长速度将逐渐趋于0,2030年左右港口体系规模将达到极限值。因此,现在需要有新的动力推动使沿线港口体系进入下一轮演化;还深入研究了体系内港口相互作用下各港口的演化趋势,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发现新加坡港和巴生港相互阻滞,且新加坡对巴生港的阻滞作用更强,宏观上表现为巴生港比新加坡港早10年达到港口规模的极限值;基于多种群演化模型,发现马六甲海峡沿岸的新加坡港、丹戎帕拉帕斯港、槟城港以及柔佛港间具有捕食、竞争以及互利共生三种演化作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