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观两宋词论,最突出的有三种理论,即苏轼“以诗为词”论、李清照“别是一家”论以及张炎“清空骚雅”论。此外,还有南宋前中期复雅词人们所倡导的“复雅”理论,虽然这一理论并未形成一家之言,但也代表了词论在南宋发展的趋势。将这四种理论从逻辑上串联起来,我们发现其发展衍变实质上是词的雅化进程在理论上的体现,可以被看作是词的雅化理论在不同时期的理论形态。按照这一思想,本文以宋人词论之雅化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其美学原则,即形“雅”与意“正”。全文共分七部分对此加以梳理与论述。绪论,简单介绍雅化理论及其美学原则形“雅”与意“正”的概念界定、学术史的回顾与思考、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第一章,论述雅化理论的第一阶段。“以诗为词”论基于诗词同源的观点,提倡词要“陶写情性”,并“寓诗人句法于词中”,提高了词的品格,丰富了艺术表现形式,从形与意两方面对词进行雅化。第二章,论述雅化理论的第二阶段。“别是一家”论是李清照在“主情致”、“尚文雅”之外,特别提出要关注词的音乐性的观点。“协音律”与“尚文雅”均是从形的层面对词进行雅化,“主情致”则是从意的层面对词进行雅化。第三章,论述雅化理论的第三阶段。“复雅”词论主要是对北宋苏轼“以诗为词”思想观念的继承与接受,在此基础上融入传统儒家诗教理论,使词的雅化侧重表现在对意的层面,要求“造意正平”、“韫骚雅之趣”。第四章,论述雅化理论的第四阶段。“清空骚雅”论是张炎基于对词体的特性认识基础,以“骚雅”为内质,以“清空”为外部特征形成的理论观点。意“正”主要表现在“不为情所役”、“承汉魏乐府之遗意”上。“清空”则是“骚雅”之意在艺术形式上的体现,是形“雅”的最高境界。结语对全文观点进行梳理,简要概括词的雅化理论自北宋至南宋的发展历程与内在逻辑。同时,对这一理论进行辨析,雅化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词的发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偏狭性,在某种程度上说,加速了词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