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能源背景下,传统封装相变材料的储热胶囊与潜热储热堆积床系统技术无法满足当前的储热需求,而仿生学在储热领域的应用,可以为二者储热效率的提升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因此,在仿生学的启发下,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仿生葫芦体的储热单元,并采用数值分析、优化理论及实验研究对其换热流动特性及系统耦合储热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本文构建了仿生葫芦体储热单元的数值计算模型,在进行模型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能源背景下,传统封装相变材料的储热胶囊与潜热储热堆积床系统技术无法满足当前的储热需求,而仿生学在储热领域的应用,可以为二者储热效率的提升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因此,在仿生学的启发下,本文提出并研究了一种仿生葫芦体的储热单元,并采用数值分析、优化理论及实验研究对其换热流动特性及系统耦合储热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首先,本文构建了仿生葫芦体储热单元的数值计算模型,在进行模型验证检验其准确性后,对其熔融与流动特性进行了考察。熔融特性分析表明,仿生葫芦体储热单元在180°倾斜角下的储热性能最好,其储热速率与球形储热单元相比提高了28.76%。流动特性分析表明,仿生葫芦储热单元具有优良的流动特性。在Re=20~400下,与球形单元相比,仿生葫芦单元的阻力系数降低了34.2%,努塞尔数提高了4.06%。其次,选用形状优化方法,以耦合控制几何参数作为核心思想,选定阻力系数、努塞尔数、储热时间及单位面积热流作为优化分析评定指标,对仿生葫芦体储热单元进行了优化分析。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几何参数中心距L/大球半径R=1.53、中心距L/小球半径r=2.53(小球半径r=19.34 mm,中心距L=49.00 mm,大球半径R=32.13 mm)的仿生葫芦体储热单元具有最优的储热性能及流动特性。进一步地,本文搭建了储热单元熔融可视化实验系统,对三种不同形状(球形、两球耦合、仿生葫芦)的储热单元进行了约束实验与无约束实验。储热单元的熔融相位图与液相率变化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储热单元中仿生葫芦体的实际储热效果最好,其无约束融化与约束融化时间均最短,分别为105 min与98 min。仿生葫芦体储热单元喉部处的相变材料融化速度最快,实验时喉部产生熔断现象。仿生葫芦单元在约束熔化的后期,单元下部与上部分别呈现卵圆形与波纹状。最后,本文构建了耦合仿生葫芦体储热单元的堆积床系统的数值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储热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球形堆积床,仿生葫芦堆积床的液相率最大可提升12.67%,储热完成率最大可提升6.2%。对仿生葫芦堆积床在不同进口温度与流速下的储热性能分析发现,流速的增大对提升仿生葫芦堆积床的储热性能十分有限,而进口温度对其储热性能影响较大。
其他文献
当前,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病给全球的医疗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严重威胁世界各国人民的健康,干扰了人们日常生活秩序,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病毒通过蛋白质、RNA的种间相互作用将它们自己的遗传物质运输到宿主细胞核中,控制细胞代谢,破坏宿主细胞功能。因此,识别病毒与宿主之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是破译复杂的病毒-宿主关系的关键切入点。快速地识别病毒宿主的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对了解宿主免疫
随着监控相机在各个领域的大量普及,海量的视频信息使得传统的利用人工对监控视频进行分析的方式已经难以应对。智能视觉监控(Intelligent Visual Surveillance,IVS)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可以自动的对海量视频数据进行分析,行人重识别是智能视觉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人重识别是指在多台相机的监控视频中检索指定行人的技术,即在给定一个监控设备下的行人图像的情况下,跨设备检索该行人图像的
近年来,为不断追求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和安全可靠的机械旋转设备系统,机械设备智能故障诊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滚动轴承是机械设备的重要部件,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导致意外甚至灾难性事件。为降低维护成本及避免重大损失,滚动轴承健康监测和故障诊断非常必要。随着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数据驱动模型因其强大的特征提取和泛化能力,在智能故障诊断中得到大量应用,已成为热门钻研方向。经过对现有故障诊
随着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电磁波吸波材料在电子可靠性、航空航天、军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因此开发出薄、轻、强、宽要求的电磁波材料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吸波材料的研制目标,开展了铁氧体洋葱碳复合吸波材料的研究,主要包括Fe3O4/洋葱碳、Ni Fe2O4/洋葱碳、Zn Fe2O4/洋葱碳三个体系,首先对三个体系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吸波性能,并对复合材料的形貌、成分以及吸波性能
随着我国矿山资源开采深度的增加,受开采扰动矿震事件的发生频次也逐渐增多,矿震事件威胁着矿山资源的安全开采,因此矿震事件的高效监测、精准定位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点工作。矿山开采引起的矿震相比地震具有响应时间快、震源浅、容易引发井下巷道破坏、地面震动等特点,传统微震监测系统大多依靠人工,主要是对波形的低维度特征进行分析,定位精度低,耗时耗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崛起,采用信息技术来代替传统
<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无人机也从离我们触不可及的时代“飞入”寻常百姓家。本文梳理了民用无人机系统标准体系、法规标准体系现状以及国家和行业政策,分析了无人机系统质量认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无人机质量与认证提升建议。
人体关节软骨一旦损伤很难自行修复,而目前用于软骨修复的临床方案如微骨折法、自体和异体移植技术存在着供区有限以及免疫排斥反应等各种问题,如何解决软骨损伤修复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组织工程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应用为软骨损伤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其思路是将制备的软骨支架植入软骨缺损处,在支架降解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软骨组织逐步填充缺损部位,这就要求用于软骨修复的支架材料需要具备足够的力学强度和类似天然软骨组
随着芯片功率的不断增加,对换热装置的设计要求也愈发严苛,尤其是对于散热空间受限的结构。本文针对某设备中散热空间受限、热流密度在20 W/cm~2的单芯片热源,选用6063铝作为壳体材料,泡沫铜作为强化结构,对应进行了单相及相变工况下的射流冲击换热装置的结构优化设计,并对优选结构进行了单相工况的实验研究。首先,根据换热要求设计了空流道射流冲击换热模型,搭建闭式射流冲击换热实验台,研究了空流道及全填充
在当前“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和要求下,针对数据中心的散热问题,传统的空调房风冷或者液冷需要消耗较多的电能,造成大量的碳排放。而环路热管作为一种利用工质潜热实现高效传热的装置,通过气液相变从蒸发器集热然后传输到远端冷凝器,可减少电能的消耗,且具有自启动、无振动噪声、可循环使用、能够反重力启动运行的特点,在瞬时高功率、极端温度或微重力等军事或航天环境有广泛应用,相应的由于应用环境恶劣对毛细芯性能
本文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对无人机项目助力乡村振兴的内涵、机遇与挑战、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以信息技术的强劲发展为引领,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刺激,“智慧体育”成为体育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乡村体育产业对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无人机项目作为乡村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策引领、品牌宣传效应、产教融合、乡村人才培养等路径,为无人机项目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