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是一种商品,能够满足上市公司的效用,审计费用是上市公司消费审计产品所支付的报酬,从这种意义上说审计服务具有一般商品的特征。但是审计服务又有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性,只有同时从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行为的角度研究审计费用才能更好的解释一些违背现实理论的现象。只有从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消费者却又代表两种不同消费倾向的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我们才能了解上市公司聘请注册会计师的一般行为规律,并观察两种力量的消长对注册会计师的影响,继而掌握注册会计师行为的发展趋势。
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从审计服务作为一般商品的角度,在研究其特性的基础上,考虑注册会计师、上市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分析和研究审计服务对上市公司内外相关者提供的效用。效用是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的统一,如果能够对主观效用进行具体的计量,我们就可以从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的聘请上观察出上市公司的某种倾向。本文提出效用指数的概念,并把效用指数作为主观效用的替代变量,在审计市场有效的情况下,效用指数代表的意义能够影响上市公司对注册会计师的选择,也会影响到审计费用的大小。
审计费用作为效用的货币表现形式,其必然受到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而言在于他是两种不同消费倾向的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外部利益相关者希望注册会计师在提供服务的时候能够充分关注上市公司的各种风险,包括能够影响他们做出经济决策的一切有利或不利的信息;内部利益相关者却倾向于注册会计师只关注对上市公司有利的信息,避免关注对上市公司有不利影响的信息。在综合考虑上市公司两种不同消费心理的基础上,本文把上市公司的消费产品分为主动消费产品和被动消费产品,通过回归分析探讨主动消费产品和被动消费产品如何影响审计费用的大小,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获得的效用,继而影响到上市公司在聘请注册会计师和消费审计产品上的行为倾向。通过对上市公司这两种行为倾向的研究,分别对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提出有意义的监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