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奇霉素是一种对酸稳定的15元环化合物,对细胞外和细胞内的病原体都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与经典的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等)相比,具有以下特性:1、对一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微生物也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和军团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独特的疗效,这是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及头孢菌素类所望尘莫及的。2、产生β-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摩拉克氏菌、淋病奈瑟氏菌株对阿奇霉素无耐药性。3、在组织中分布广,但浓度有显著差别,在肺巨噬细胞中的浓度最高,依次下来是支气管粘膜、生殖器和淋巴组织。在炎症部位的浓度比非炎症部位高6倍以上。在组织中的浓度为同期血浓度的50倍。4、疗程短,一般3-5d;剂量低,250mg~500mg/d;服用方便,每天1次。5、副作用小,常见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但反应轻微,因不良反应中断用药的现象比应用红霉素和β-内酰胺类低,仅为0.3%。
口腔崩解片是一种特殊的片剂,不用水或用极少量水就能在口腔内迅速崩解,分散或溶解于唾液中,患者仅需几个吞咽动作即可完成服药过程,因而具有很多优点,适用于有吞咽困难的病人,可大大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国外近年来对口腔崩解片的研究较多,且已有品种上市。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正在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由于药物的口感问题,限制了这一新剂型的迅速发展。
目的:以阿奇霉素为原料药,探讨对其矫味的适宜方法,再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方法制备出阿奇霉素口腔崩解片。
方法:选用相分离法制备阿奇霉素微囊,将主药与明胶溶液混悬,经凝聚、沉降、交联固化,得微囊颗粒,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制备工艺。根据口腔崩解片对崩解时限的特殊要求,建立体外崩解时间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口腔崩解片处方及工艺。
结果:采用相分离法制备阿奇霉素微囊,制得的微囊光滑、圆整,置口腔中无苦味,可达到掩味的目的,优化制备工艺为:囊心:囊材比为1∶2、成囊pH值3.5~4.0、成囊温度50~55℃,搅拌速度为300r/min。
制定了口腔崩解片体外崩解时间的测定方法,装置同药典规定的升降式崩解仪,但烧杯中仅倒入200ml水,使水面刚刚浸没吊篮的筛网。操作方法同药典方法。取6片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这种方法与志愿者口腔中的实际崩解时间几乎没有差别,说明用自拟的体外方法测得的崩解时间可以代表口崩片在口内的实际崩解时间。
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优选出口崩片的基本处方为: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6%,微晶纤维素(MCC)15%,硬度2.5kg。
结论:采用相分离法制备出阿奇霉素微囊,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阿奇霉素口腔崩解片的制备工艺。
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是药品的基本属性。安全是前提,有效是目的,质量可控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可控性是药品的基本属性之一,是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质量标准是监控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质量可控性的具体体现。为了监控阿奇霉素口腔崩解片的内在质量,遵照新药质量研究的技术要求,研究其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为建立该药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目的:对阿奇霉素进行定性鉴别;建立溶出度、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制剂进行稳定性研究。
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相关规定,对阿奇霉素口腔崩解片的性状、鉴别、溶出度、有关物质、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系统研究;对阿奇霉素口腔崩解片三批中试样品,采用加速及室温留样观察法,以溶散时限、溶出度、有关物质、含量等为指标,考察其初步稳定性。
结果: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相关规定,对阿奇霉素口崩片的性状、鉴别、溶出度、有关物质、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了系统研究,经方法学考察,证明上述方法准确性、专属性、重现性均较好。
加速稳定性及长期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本制剂在相应条件下,基本保持稳定。性状、崩解时限、溶出度、有关物质、含量均在标准范围内,本品稳定性较好。
结论:本制剂质量稳定可控,使用方便,有利于扩大本品在临床的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