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初探——以苏南农村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high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住宅建造技术仍停留于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的水平。在这种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模式下,现存许多农村住宅都存在物理性能和结构安全性能低下,建设周期长,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其功能布局也往往较为单一。  农村住宅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农村人口规模急剧减小,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日趋严重。“撤村并点”、“农地入市”、“宅基地流转”等大规模变动也在逐步展开。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住宅建设呈现出量大面广的特征。由于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而住宅建设成本持续增加,对于普通农村住宅继续沿用传统手工建造方式显然不再是明智之举,加快探索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的可持续农村住宅建设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纵观国内外住宅建设概况,全面推进住宅工业化是历史所趋。由于实行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技术路线,具有标准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有保证,建设周期短且施工现场污染小等优势,对解决我国农村住宅建设中的诸多问题有重要借鉴与参考作用。  论文尝试以苏南农村为例,重新审视农村住宅建设现状,引入模块化设计这一工业化建造理念,尝试探索一种适合农村规模化住宅建设的体系。首先,论文对模块化建筑设计概念进行了阐述,结合实地调研和资料研析的结论综合凝练出模块化设计的框架与相关必要参数;其次,对模块化住宅可能的建设流程和施工组织方式展开构想,初步建立以基本模块、附加模块、适应模块为主要内容的模块分类体系,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套开放性模块库,并进一步发展出若干典型模块类型。第三,以轻型钢结构为例深入探讨农村住宅模块化设计模式在工业制造层面的建造模式和实施方法,重点处理模块单元和模块拼接的构造细节问题。最后,重点以一个采用该模块化体系设计的农村住宅为例,对其模块选用和拼接情况进行阐述,同时对衍生出的6套针对不同功能类型、家庭类型的户型组合模式进行深入对比与分析。
其他文献
我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住宅建设如火如荼。中心城区由于人口密度大而土地资源稀缺所引起的住宅开发成本过高、住宅价格过高与住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当前中心城区
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全球发展的根本性战略,中国城市及城市居住社区尤其面临着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的课题。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城市居住社区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
建筑的千变万化令原本的建筑评判无所适从,人们在不断寻求共识的基础上,依然从传统的观察方式去理解建筑,作为一直深受建筑影响的时装设计领域,由于特有的对于形式、材料的敏感性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条件及服务设施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在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前提下,为其提供人性化的医疗空间环境是设计师关注的焦点和重点。 
琵琶堡是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建设镇建国村澄江自然村的防御性土堡。该堡是澄江村游氏家族的祖房,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重修。  本文
利用2000年上海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5年上海1%人口抽样调查和1996-2005年上海市住房建设统计数据,从三个方面研究内部人户分离人口的特征:内部人户分离人口对实有户籍人口和
本文是一篇关于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研究的论文.本文首先探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基本理论,从园区的产生、发展、作用、分类等基本问题入手,对物流园区进行理性描述;继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地域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受到强烈冲击,如何发展地域性的人居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江南水乡作为一个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群体也被卷席其中,在其存留和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