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外周血线粒体DNA(mtDNA)含量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纳入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的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依据CAG结果分成2组,分别为冠心病组(321例)、对照组(99例)。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mtDNA含量,分析研究对象mtDNA含量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结果: 1、临床一般特征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男性患者比例较高[73.5%(236/321)vs45.5%(45/99),P<0.001],冠心病组高血压病及现症吸烟患者比率较高[62.3%(200/321)vs49.5%(49/99),P<0.05;58.3%(187/321)vs31.3%(31/99),P<0.05]。 2、冠心病组与对照组mtDNA含量比较: 2.1 RT-PCR法检测两组mtDNA含量:冠心病组[0.42(0.28,0.65)]较对照组[0.79(0.62,1.0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2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经校正了混杂因素后,结果示影响冠心病患病的独立因素为男性(OR=3.487,95%CI:2.062-5.894)、高血压(OR=1.742,95%CI:1.025-2.959)、白细胞计数(OR=1.84,95%CI:1.072-3.159)、空腹血糖(OR=1.774,95%CI:1.013-3.107)、mtDNA含量(OR=0.202,95%CI:0.12-0.338),其中mtDNA含量为保护性因素。 2.3 ROC曲线分析显示:mtDNA含量提示用于诊断冠心病患病的曲线下面积为0.782(95%CI:0.728-0.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佳诊断界值为0.69,敏感度为77.6%,特异度为62.6%。 3、mtDNA含量与冠脉血管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冠心病组依据冠脉血管病变支数分成3组,分别为单支病变组(120例)、双支病变组(99例)、三支病变组(102例)。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组后,mtDNA含量在单支病变组[0.5(0.32,0.78)]、双支病变组[0.44(0.31,0.65)]、三支病变组[0.37(0.25,0.49)]均低于对照组[0.79(0.62,1.05)],且随血管病变支数的增加,mtDNA含量呈下降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4、mtDNA含量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4.1 研究对象依据Gensini评分结果的四分位数间距分成4组,分别为<9分组(103例)、9~<28分组(106例)、28~<60分组(107例)、>60分组(104例),其mtDNA含量分别为<9分组[0.81(0.63,1.05)],9~<28分组[0.56(0.38,0.81)],28~<60分组[0.4(0.27,0.72)],>60分组[0.36(0.23,0.43)],4组的mtDNA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4.2 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评分与mtDNA含量呈负相关(rs=-0.537,P<0.001)。 5、mtDNA含量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 mtDNA含量与男性、2型糖尿病、脑卒中史、现正吸烟、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s分别为-0.108、-0.101、-0.134、-0.13、-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tDNA含量在冠心病组较对照组呈明显降低,为冠心病患病的独立保护性因素;冠心病不同的血管病变支数间mtDN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Gensini评分组间mtDNA含量存在显著差异,Gensini评分与mtDNA含量呈负相关,mtDNA含量能够反映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综上,mtDNA含量与冠心病患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可考虑作为临床诊断与评估冠脉病变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