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汽车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汽车的研发重心逐步向节能、减排的方向倾斜,但是纯电动汽车受到电池发展的限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大阻力,而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了双动力装置,具有多个行驶模式,低速时可以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中高速可以在发动机驱动模式或者混合驱动模式下行驶,可以减少发动机在非经济油耗区工作的机会,既能实现节能减排,又满足了长距离行驶的需求,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节能汽车。本文依托国家重点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汽车产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混合动力驱动汽车构型优选和机电耦合协调控制,2018-2021 年,(项目编号:U17642007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汽车产业升级转型的背景下,汽车的研发重心逐步向节能、减排的方向倾斜,但是纯电动汽车受到电池发展的限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较大阻力,而混合动力汽车采用了双动力装置,具有多个行驶模式,低速时可以在纯电动模式下行驶,中高速可以在发动机驱动模式或者混合驱动模式下行驶,可以减少发动机在非经济油耗区工作的机会,既能实现节能减排,又满足了长距离行驶的需求,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节能汽车。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研究一种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模式切换过程。混合动力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进行模式切换,但是切换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该过程涉及两个动力源转矩的切换。由于发动机和电机的响应速度不同以及发动机的非线性特性,模式切换过程中,电机能够迅速响应并跟踪目标转矩,而发动机转矩响应存在迟滞,无法快速准确的跟踪目标转矩,导致动力系统输出的转矩会有较大波动,从而产生冲击,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1]。为了减小波动,降低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动态冲击度,本文主要从以下内容开展工作:(1)基于一种功率分流式混合动力汽车,分析其动力耦合系统的结构。建立传动系统的转矩和转速平衡方程,探讨了发动机和两个电机的转矩和转速关系。并根据行驶过程中负载的变化,进行工作模式的划分,然后分析车辆的两个主要驱动模式:纯电动模式和混合驱动模式,并分析这两个模式的能量流动和转矩转速特征。(2)建立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动力学模型。根据能量流在模型中的流动方向和信号的传递方向,建立整车前向仿真模型。并根据行星齿轮的耦合特性建立行星齿轮扭转动力学模型,分别根据纯电动模式和混合驱动模式的耦合特点,推导对应的机电耦合扭转振动方程的无量纲形式,以用作下文的扭振分析以及混沌阈值的确定。(3)基于机电耦合分析的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域优化。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在不同工作模式时,其传动系统的机电耦合特性存在较大差距。建立纯电动和混合驱动模式下机电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并进行扭转振动分析。运用多尺度法求解动力学方程,并绘制幅频响应曲线,根据曲线研究负载、发动机机械输入激励和电机电磁激励对传动系统机电耦合扭转振动影响。求解并分析无扰动Hamilton系统平衡点将扰动项添加到Hamilton系统后,通过Melnikov方法求解纯电动模式和混合驱动模式下的混沌阈值,以此得出发动机和电机在两个驱动模式下的工作域优化方案:车辆处于纯电动模式行驶时,由电机MG2提供驱动车辆行驶的转矩,电机MG2的转矩TMG2≤74N·M。车辆处于混合驱动模式行驶时,由电机MG2和发动机同时提供驱动转矩,电机MG2提供的转矩TMG2≤63N·M,其余部分的驱动转矩由发动机提供,发动机在保证系统不出现混沌现象应控制发动机的转速范围为1500rpm≤nE≤4237rpm。(4)根据所提出的工作域优化方案,对模式切换过程进行协调控制。针对发动机动态响应滞后的问题,设计了发动机实时转矩估计器,并通过电机转矩补偿降低了动力耦合输出端的转矩波动。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整个切换过程基本控制在0.4秒左右,切换过程能够迅速完成。虽然控制前后在模式切换过程中车速差都能在合理范围内,但是控制后的模式切换过程中车速跟踪误差波动较小,车速跟踪情况更好。而且所提出的转矩补偿控制策略能有效减少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冲击度,最后基于D2P平台进行控制策略快速原型的开发,验证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由于协调控制策略的参与,整个模式切换过程平顺性极大增强,在转矩发生突变的阶段能够较好地控制产生的冲击度的大小,车辆的最大正向冲击度由控制前的10.16m/s~3降为控制后的4.46 m/s~3,最大负向冲击度由控制前的-20.05m/s~3降为控制后的-6.08 m/s~3,而且冲击度持续时间和波动范围大幅度缩减,波动范围由控制前的36.21m/s~3降为控制后的10.81 m/s~3,极大地减小了切换过程中的最大纵向冲击度。
其他文献
激光熔覆技术具有工件变形小、加工精度高、绿色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金属零件的修复和强化,将其应用于对模具的凸曲面圆角型面进行修复和强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价值。本文以H13热作模具钢为研究对象,兼顾热冲压模面耐磨性和表面强度,在H13钢表面激光熔覆Co基和Fe基合金熔覆层,通过利用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硬度仪、OM、SEM、EDS、XRD等分析手段,分析不同熔覆层与基材的结合特性、耐磨性、
基于基底材料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的光学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生物传感等领域。然而随着被检测对象的浓度极限不断降低,对拉曼散射光学检测基底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多孔硅(Porous Silicon)因其具有超大比表面积、孔径易调节及生物兼容性等诸多优势,多孔硅及其复合材料被视为最具竞争
二维材料具有许多独特且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但原子级的厚度限制了这类材料对光的吸收截面,成为阻碍其应用于光电子器件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构建二维材料与表面等离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PP)纳米结构的复合体系,可以增强二维材料与光的相互作用。一维的银纳米线相较于零维的银纳米颗粒,具有容易制备和可以同时激发传导型和局域型SPP等优点。对此,本工作介绍了银纳米线SPP对单
比例施肥泵是一种施肥比例稳定、施肥速度可调节的施肥设备,能够满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发展需要。阀门调节式比例施肥泵作为比例施肥泵的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良,且可方便切换纯灌水和施肥模式。但阀门调节式比例施肥泵存在的单次作业施肥量较低、施肥比例调节范围较小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水肥一体化技术方面的应用。针对阀门调节式比例施肥泵存在的问题,本文以满足大田水肥一体化系统应用为目标,系统分析了施肥泵的结构
激光加工技术以其无接触、柔性强、绿色环保等优势在众多工业领域中取代传统加工方式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激光表面微加工技术为工件表面微织构加工提供了新方法,并成功应用在内燃机缸套、机械密封环及轴承等摩擦副表面的织构处理。激光微织构技术已成为解决润滑和减摩问题的重要手段。现有的激光微加工设备多为通用型设备,其控制系统采用数控系统或专用的工控机并且需要搭配专用的激光控制器,设备造价高、适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铝合金构件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强化技术,包括机械喷丸、冷挤压、热处理等,都存在着加工周期长、工艺流程繁杂、强化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激光冲击强化是目前较为高效的表面强化手段,可以在强化后的构件近表面区域形成一层较深的残余压应力层并且能够使晶粒得到细化,但是当工件较厚时,强化效果有限。而脉冲电流辅助加工技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多种能量耦合场(热-电-力)输入进材料,可
为缓解黄淮海地区在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中的水资源压力,以及长期浅层施肥导致的水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在限水灌溉和推荐施肥量条件下,通过大田试验,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玉米的作物产量、土壤养分和土壤水分变化、植株干物质及养分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以期通过以肥调水,以水促肥,为当地小麦-玉米生产的水肥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设置三种底肥施肥模式:农户模式(F1),为小麦季旋耕施肥(
电除尘器(EP)作为燃煤电厂排放烟气的主要除尘设备,对较大颗粒物的脱除效率高达99.5%以上,但由于离子浓度和驱进速度低,导致细颗粒物(PM2.5)荷电、碰撞和收集效率低下。涡旋电除尘器(VEP)可提高放电电场的离子浓度和烟气停留时间,有助于解决颗粒物荷电量低的问题,但对于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一般低于80%;而荷电凝并是提高细颗粒物脱除效率的一个有效方法。本文将荷电凝并和VEP电除尘技术相结合,通过
水资源日益短缺,再生水灌溉研究已成为本学科的热点问题。本文以农村生活污水再生灌溉水稻种植田为研究主体,以不同灌溉水源(农村生活污水一级处理水、二级处理水、河道清水)和不同水位调控(低水位调控、中水位调控、高水位调控)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不同水源和不同水位调控下,水稻灌溉用水规律与水分利用效率变化规律;探求不同水源和不同水位调控下对水稻所需用水总量、水分消耗规律以及稻田水分利用效率的产生影响机理;研
超浸润表面是一类对液体有着优异滑动效果的表面,通常包括超疏水表面、超疏油表面、超滑移表面等。由于这些表面良好的疏液效果,它们在防污、自清洁、管道运输、医疗、军事等多个领域有着精彩的表现。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超浸润涂层的制备方法逐渐丰富,如微阵列、激光加工、光刻和模板法等,尽管它们各自的应用环境各有优势,但依然存在有局限性。本文在深入调研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基于超浸润表面设计原理,通过溶胶凝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