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城市化发展日新月异,城市规模迅速扩张。扩张需要用地,无地可筹,于是转向将农地非农化,以支援城市化建设。农民开始进入城市,非农队伍日渐壮大。新市民对新城市社会保障、就业机会、住宅用地、配套设施等都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一部分农地不再作为耕作之用。而中国农地资源已经非常稀缺,再将部分转化出去,则国家规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很难保证。于是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就会产生冲突,极易发生粮食安全危机和社会动荡。国外在城市化进程中,非常注重对农地的保护,加拿大、英国、日韩等,都有各自保护农地的政策与措施,且其国民的耕地保护意识也是非常强烈。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土地改革到农业合作化、农民公社,以及家庭联产承包制度至今,对农地政策制定上一直追求保护农民利益,符合中国国情。国家建立了农村生活最低保障制度后,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可能性又加大了。中国的农地非农化的波动性与经济增长周期基本一致,即经济增长迅速,则对非农化的需求也增长。城市扩张的驱动因素也是多而复杂。有的因为自然地理因素,如地形、地表承载能力,水质、土壤等,影响了城市空间扩展的潜力、方向、速度、模式以及空间结构;有的因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市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演变,发生规模效益和聚集效应而产生新的城市;此外,交通建设、政策与规划控制、居民对城市配套设施等的需求,以及旧城改造等,都会对城市经济发展乃至非农化产生一定的驱动和影响。在平坦地势区域,城市以摊大饼形式扩张,紧凑度指数较高,可能获得较高的集聚效益,但是容易产生诸如“城市病”等一系列问题。也可沿主要对外交通轴线带状扩展,因为交通枢纽区往往与外界联系比较紧密,发展比较迅速。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的作用,使得城市很容易沿着交通线形成与扩展开来。有的城市在扩展过程中,因受地势阻碍,不能连续的向前扩张,于是以据中心城市一定距离的地方跳跃式发展,形成卫星城市。还有的城市因为扩张没有规划指导,加上土地市场失灵,土地扩展与利用盲目,无秩序无规划无方向,土地利用效率比较低。农转非有其自身需求势能拉动,也有外生动力推动,两种力量共同作用,加速了非农化的进行与城市化的成功。然而有的地方政府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积极推动非农化,甚至造成了农地被转化后大量闲置,还有优质农地被征用作建设用地,土地资源被低效配置,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江苏省这个具体区域的历年GDP增长值、建设用地数量的增长、全省非农人口的增加,以及历年耕地的增减变化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人口增长与建设用地的需求是正相关的。经济发展,非农人口增多,确实会带来建设用地数量不断上涨,一波又一波的农民进城,对城市容纳新市民的能力有了新的挑战。城市绿化、就业、社会保障、医疗、科教文卫,各种配套设施都要发展,要发展就要用地,所以江苏的非农化现象尤其普遍,而农地与建设用地的冲突又尤其尖锐。通过对未来新增用地需求的预测,,耕地保有量的预测,以及未来人口的增长规模预测,运用公式来计算江苏省城市扩张的合理性。由计算结果推出江苏省城市扩张过程中农地非农化是否合理,并延展之全国,给出合理发展经济,高效率的进行非农化,保护耕地红线不动摇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