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补肾调周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型)的临床疗效,以期缓解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进一步推广补肾调周法在中医妇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病例分为两组:试验组30例患者,对照组24例患者。试验组根据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理论口服不同中药汤剂(经期活血调经、经后期滋阴养血、经间期补肾促排卵、经前期益肾助阳),每期均佐以清热化湿中药,如红藤、败酱草、薏苡仁、蒲公英等;对照组口服清热利湿之“加味红藤败酱散”加减方药。均为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局部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等项目的改变情况。结果:1、治疗后总积分、中医证候评分、局部症状体征积分改善上,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试验组的临床愈显率为90%,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临床愈显率为58%,有效率为96%,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组月经失调症状(主要指经期延长、月经量多)改善优于试验组,试验组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4、试验组、对照组下腹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补肾调周理论口服中药可以改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型)患者的各种临床体征和症状,与单独使用清热利湿剂相比,提高临床愈显率。尤其在治疗月经失调相关症状(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方面,疗效更明显。补肾调周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应当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