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背后的伤痛——论迟子建小说的存在主义倾向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ce8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地之女迟子建以其特有的创作风格和个人魅力始终关注着故乡的山川河流,淳朴民风还有那些普通民众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她以温柔多情的笔触书写着人们的喜怒哀乐,追求着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向我们揭示那些人性背面的东西--人性的丑陋,揭露了社会的不合理以及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迟子建对于人的存在状况以及在生存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情绪的书写或隐或现地闪耀着存在主义的光辉,本文试图利用存在主义思想提供的研究视角和话语体系来解读迟子建的小说,使其隐藏的存在主义特质得以显现,同时分析迟子建的创作思想与存在主义的不同或是说超越。   本文引言主要谈迟子建的创作情况,引出存在主义的话题,同时要交代迟子建研究的现状,以及从存在主义角度解读迟子建的意义。除引言外,本文共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梳理迟子建与存在主义的关系。无论是时代的风气熏陶,中西文化的滋养还是生活经历的馈赠,都使迟子建文学作品与存在主义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迟子建小说存在主义倾向的表现。本章运用存在主义思想提供的研究视角和话语体系,分别从世界的荒谬、他人就是地狱、选择的自由这几个层面从分析文本出发,展现出迟子建笔下世界的荒谬,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承受着各种痛苦,这些痛苦或自他人,或来自社会,或来自于生死的煎熬,而且人们在种种荒诞或恶心的事实面前总要被迫做出选择。   第三部分、主要论析迟子建对存在主义的超越,本章从“大团圆”的结局、无处不在的人性美两个方面阐述迟子建文学创作思想对存在主义思想的超越。她“忧伤而不绝望”的书写让人看到了光明与美好,也让生活在困苦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迟子建的创作没有满足于揭示社会与人生的残忍与苦难,也不是对人物的生活袖手旁观,而是以一种温情的方式来表现人性的真善美,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关照着世间的一切,以温暖的人性之光来照亮生活中的黑暗。
其他文献
关于现代汉语构式“V副VP”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有很多,但是对其下位构式“V也不V”的研究却不是很多,本文即是对“V副VP”的下位构式“V也不V”的研究,内容包含了对现代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