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和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转基因农产品作为高科技结晶应运而生。作为理性的产物和知识的表现,转基因农产品的正面效应不言而喻。但由于生物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转基因农产品同时存在着负面效应,其安全性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科学研究表明,转基因农产品在实验、试验、环境释放及商业化生产等环节中很可能对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现实的危害或构成潜在的风险。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转基因农产品安全问题已深远地涉及经济贸易、国家利益甚至国家安全问题,正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已经并将继续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转基因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客观存在,坚持以人为本与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联合国《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精神,执行预防原则,逐步提高我国对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的科学监管水平,降低转基因农产品生物技术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合理地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以实现为人类提高福祉的目标。并使之最终成为社会经济运行和财富增量的核动力之一。本研究论文是关于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制度构建研究,一共分为四章进行阐述,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通过对转基因农产品基本概况的描述,展现出其比传统农产品巨大优势的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其安全性的担忧。为了使其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程度,有必要对其进行安全监管,文中对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监管的基本内涵、正当性和必要性做了相应的阐述,为下文的监管制度构建打下铺垫。第二章:为了建立健全我国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监管制度,有必要对国外的先进监管制度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三者存在的制度共性,即完善的立法保障、完备的管理体制、精湛的技术支持和良好的公众参与。为构建我国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监管制度提供了基本的框架体系。第三章:将立法保障与管理体制划归为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针对目前我国转基因农产品安全监管法制建设中存在的监管模式不统一、立法层次较低、相关制度不合理的现状,提出了选择适当的监管模式、建立合理的立法体制及完善相关制度设计的解决措施。第四章:将技术支持和公众参与划归为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健全,前者通过开发高端检测技术、设立专项检测资金、培养专业检测人员和建设权威检测机构四个方面加以建设,后者从基础性措施、方法性措施、维护性措施三个层面上进行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