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针康法)对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周围皮质的突触素(SYN)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残肢”运动功能进行行为评估,探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技术(针康法)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针刺组、针康组,每组又分为3d、7d、14d、21d4个亚组。造模前14d开始对大鼠进行前肢抓取食物(瓜子)能力预训练,每天早晚(空腹)各训练1次,每次15min,以让大鼠熟练掌握前肢抓取食物能力。造模后24h对针康组进行头穴丛刺结合前肢抓取训练,康复组给予前肢抓取训练,针刺组仅头穴丛刺法,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并采用改良的前肢抓取率评定方法给予评定。进行术后3d、7d、14d、21d时各组间及组内的对比观察,各组大鼠在相应的时间点进行处死取材。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SYN和GAP-43表达。结果1.前肢抓取成功率:治疗前通过预训练各组大鼠前肢抓取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天,与模型组前肢抓取成功率相比,康复组和针刺组无差异(P>0.05),和针康组有差异(P<0.05)。术后7天,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均有差异(P<0.05)。术后14天、21天,除假手术组外,与模型组相比,各组大鼠前肢抓取成功率评定均有差异(P<0.05),由高至低排列顺序为:针康组>康复组>针刺组>模型组。2.突触素(SYN)光密度的时程变化:术后3天、7天,各组SYN光密度均高于模型组。由高至低排列顺序为:针康组>针刺组>康复组>模型组。术后14天、21天时,除假手术组外,各组SYN光密度均逐渐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均有差异(P<0.05),由高至低排列顺序为:针康组>康复组>针刺组>模型组。与康复组、针刺组、模型组相比,针康组SYN光密度颜色较深,具有差异(P<0.05)。3.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阳性表达的时程变化:术后3天,除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P<0.05)外,其它各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无差异(P>0.05)。术后7天,除假手术组外,各组GAP-43阳性表达升至高峰,由高至低排列顺序为:针康组>针刺组>康复组>模型组。术后14天时,除假手术组外,各组GAP-43阳性表达呈下降趋势,术后21天,与模型组相比,康复组、针刺组、针康组均有差异(P<0.05),由高至低排列顺序为:针康组>康复组>针刺组>模型组。各组与针康组相比具有差异(P<0.05)。结论1.针康法能提高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抓取成功率,促进患侧前肢抓、握、取等行为功能的恢复,且针康法优于单纯康复法和头穴丛刺法。2.针康法能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周围SYN光密度和GAP-43阳性表达的增加。3.针康法改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患侧前肢运动功能的机制可能与促进脑缺血周围区突触素(SYN)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