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首乌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临床应用上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别。生首乌性平,味苦涩,微甘,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能,临床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制首乌性变温,味转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高血脂症。现代化学及药效学研究表明何首乌中主要含有两大类成分,一是二苯乙烯苷类成分,具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功能、防治动脉硬化及保肝等作用;二是蒽醌类成分,具有抗菌、抗肿瘤、心肌损伤保护、止血等多种生物活性。鉴于中药材所含成分的复杂性和临床使用特点(常直接使用饮片配伍或制备工艺相对简单的成药制剂),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已经成为评价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发展趋势。与单一指标成分的测定相比,多指标成分能更全面的反映药材的内在质量,并有助于提高质量标准的专属性。为提高何首乌药材质量标准的客观性和专属性,本论文以何首乌主要含有的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为指标,从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不同产地药材及市场商品的含量测定与差异分析、不同生长年限和采收、加工方法对何首乌质量的影响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取得了如下结果:1、实验建立了同一色谱条件和同一供试品制备条件下同时测定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减少了样品的操作步骤和系统的操作误差,较单独测定各指标成分的方法更简便、准确、实用。2、实验测定了广东、湖南、广西、贵州、重庆、湖北等六个省市17个产地的野生何首乌药材的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的何首乌样品中的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间的含量无显著相关性,鉴于其药用药理活性也不相同,用SPSS15.0软件对17批不同产地何首乌的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分别进行了聚类分析,根据其结果提出了在何首乌的栽培生产时,宜按不同的药用用途选择栽培地,用作补益类药材时宜首选广西龙胜和广西来宾,二苯乙烯苷含量高质量好,贵州遵义、贵州三都、贵州贵定、湖北恩施利川、重庆江北、广东德庆质量也较好;若用做泻下类药材时,则可选则种植在蒽醌类成分较高的产地,贵州贵定、贵州都均、重庆南岸和广东云浮新兴及贵州三都和广东德庆。3、实验测定了10批不同批号市场品何首乌各有效成分的含量,综合不同产地野生何首乌的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对各样品的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和浸出物的检查,制定了相关的限量标准。4、定点收集位于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石柱县悦崃镇寺院何首乌生产基地1-3年生的各7-12月采挖的药材,探讨了何首乌中化学成分随生长年限和季节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3年生何首乌的折干率和有效成分的含量均在11月中旬左右达到最大值,因此确定每年11月中旬为何首乌的最佳采收期。对1-4年生何首乌的各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3年生的何首乌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已达到最高值。5、系统考察了何首乌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切片厚度对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不大,不同储藏方法中编织袋储存的何首乌一段时间后有效成分含量能保持最高,不同干燥温度和干燥方式对何首乌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影响较大,以60℃烘干或室内通风阴干的样品含量最高。综合研究结果确定了将块根切成2-4mm的薄片,60℃烘干或室内通风阴干,编织袋保管的加工储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