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国际社会积极致力于探求减缓气候变暖的方法和途径。人工林的碳汇作用是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减缓研究核心内容的一部分,通过造林来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被认为是有效且最经济的方法之一。规模化植树是一种大规模的造林活动,本文基于干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其减排量计算方法和效益评价进行相关探讨,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运用归纳、比较、分析、专家咨询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方法、造林再造林项目相关规则以及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方法进行了详细探讨,并结合我国干旱区自然环境条件,建立了干旱区规模化植树减排计算标准。该标准明确了规模化植树概念、项目边界和面积监测方法、监测碳库和频率、抽样设计和样地设置方法、项目边界与基线碳储量变化量的计算方法、项目边界内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方法、泄露计算方法等内容。(2)根据干旱区规模化植树减排成本较高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温室气体减排量和减排成本的干旱区规模化植树减排效益的评价指标,确定了基于分类基准值和分级增量的评价等级划分方法。(3)以当前森林效益评价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采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根据干旱区规模化植树本身具有的特点和功能,从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三方面选取代表性指标,对各指标引入“增量”的概念,采用特尔菲法确定了评价指标,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值,构建了干旱区规模化植树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加权评价模型、增长速度和稳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4)根据干旱区规模化植树减排计算标准,结合克拉玛依造林减排项目实际情况,分别计算了人工林碳储量、荒漠碳储量、人工林内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泄漏,进而计算了该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结果表明克拉玛依造林减排项目2001年至2009年减排量为432784.48tCO2 ,年均减排量为54098.06tCO2/a,起到了较好的减排效益,表明在干旱区实施规模化植树以达到减排的目的是可行的。(5)对克拉玛依造林减排项目减排效益和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支渠减排效益差异明显,主要原因在于造林方式与经营管理不同;综合效益显著,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研究为干旱区规模化植树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和效益评价提供了参考,有助于干旱区造林碳汇项目的开发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