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对兔皮肤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ellow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手术切口愈合质量是现代创伤修复的研究热点。皮肤伤口愈合是繁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各种生长因子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来自于自体静脉血的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由于其含有大量、多种生长因子,在组织创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于新西兰大耳白兔皮肤切口边缘注射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应用组织病理学及形态计量学方法,探讨CGF液体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为CGF液体在临床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12周龄,体重2.5 kg-2.8 kg。实验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每只动物背部6个切口,按手术切口处理分为3组:A组:(CGF2次组)中部切口,术后注射CGF2次;B组:(CGF1次组)前部切口,术后注射CGF1次;C组:(空白对照组)后部切口,术后不做任何处理。共72个切口。2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制备术前于兔耳缘静脉穿刺,以9 ml专门用于制取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的真空负压采血管采取动物静脉血约9 ml,制备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5 ml粘膜注射针吸取离心管中段约4 ml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备用。3手术过程全麻下于动物脊柱两侧旁开2 cm处,平行脊柱做6个长约2 cm皮肤切口,前、中、后切口间间隔2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达肌层。A组、B组切口缝合前于切口两侧创缘旁1 mm处皮下注射CGF液1 ml,间断缝合切口;C组:切口不作处理,直接间断缝合。A组术后1周,制备CGF液体,同法再次注射。术后抗感染治疗。一周后拆除缝合线。4标本采集及处理分别于术后1周、2周、3周、4周,随机抽取3只动物,全麻下距切口两侧各0.5 cm,切取2×1 cm2全层皮肤及皮下组织,立即置入10%甲醛溶液固定。5大体观察分别于术后1、2、3、4周,动物标本采集前观察伤口情况并记录。6 HE染色组织学观察分别于术后1、2、3、4周,10%甲醛溶液固定的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组织学观察:真皮层,表皮层及切口两侧炎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的情况7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组织学观察分别于术后1、2、3、4周,10%甲醛溶液固定的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切口两侧胶原纤维形成情况。采用Image Pro-Plus6.0数码医学图象分析系统对创口皮肤中总胶原含量,I/III型胶原比例进行测定。8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SNK-q检验组间两两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体观察术后1周,A组、B组:伤口愈合良好,表面清洁,部分缝线脱落,轻微缝线反应;C组:部分伤口表面有结痂覆盖,部分缝线脱落,伤口处皮肤颜色发红,部分伤口缝线反应较重。术后2周,A组,伤口愈合良好,平整,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B组伤口稍凹陷;C组伤口凹陷,愈合线明显,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晰。术后3周、4周,A组、B组:切口线细腻不清晰;C组:切口线处无毛发生长,愈合线仍较清晰可见。2光镜观察2.1 HE染色组织学观察术后1周,A组、B组:皮肤全层愈合,表皮层角化不明显,棘细胞层未见明显增生,基底层完整,基底细胞排列整齐,成纤维细胞排列疏松较规则,胞体较大,核仁圆形,少量炎细胞浸润;C组:角化明显,棘细胞层增生,真皮未完全愈合,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小,可见炎细胞浸润。术后2周,A、B、C 3组皮肤全层均已愈合。A组,表皮层基本平坦,与周围正常组织相近,成纤维细胞数量多,核仁较大,形成纤维束细小,与切口线近平行,向周围正常组织胶原排列移形,愈合线变窄;B组,表皮稍凹陷,角化不重,新生胶原束较细小,排列相对疏松,紧邻表皮层处排列接近正常组织,成纤维细胞相对密集;C组,表皮有凹陷,角化明显,新生胶原颜色较淡,与愈合线呈垂直排列,有炎细胞浸润。术后3周、4周,A组,B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胶原排列与周围正常组织相近;C组,角化较重,胶原排列成束,致密。2.2胶原纤维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组织学观察术后1周,A组、B组,切口两侧新生胶原以绿色细小III型胶原为主;C组切口两侧红黄色I型胶原相对较多,黑色区域较多。术后2周,A组切口周围可见大量绿色III型胶原;B组绿色III型胶原相对较少;C组以红黄色I型胶原为主。术后3周、4周,A组、B组以绿色III型胶原为主,胶原排列接近正常组织,胶原束细小;C组,切口两侧可见红黄色I型胶原,排列紊乱。3胶原纤维定量分析结果3.1总胶原含量比较(以x±s表示)术后1周,A组:62.97±1.29;B组:62.97±1.21;C组:56.34±1.31。A组与C组,B组与C组总胶原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A组:70.90±1.26;B组:69.80±1.29;C组:67.26±0.72。A组B组C组三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4周,C组>B组>A组,A、B、C三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 I/III型胶原纤维比值比较(以x±s表示)术后1周,A组:0.245±0.084;B组0.245±0.085;C组:0.399±0.081。A组与C组,B组与C组I/III型胶原纤维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4周,C组>A组>B组,A组B组C组三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CGF液体可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轻炎症反应。2 CGF液体在创伤早期可增加手术切口局部组织胶原总含量。3 CGF液体能明显增加手术切口局部III型胶原含量,减小I/III型胶原比值,从而减少瘢痕形成。
其他文献
国际贸易及规则的发展,从理论层面看,呈现出几大重要特征:国际贸易由货物流通走向生产要素流动,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贸易法兼具公私性,自由与保护主义造就国际贸易规则两种倾
湿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多的功能,它不仅仅为人类生活的环境带来了改善,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资源。而湿地公园正是湿地保护体系中主要的生态模式之一。随着人们对湿地景观的
目的探讨食道造影观察同期化放疗对食道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均行放化疗治疗,分析食道造影在临床
目的:通过在对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进行药物灌输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从而,判断出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到本院来进行
目的:观察益胃消增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胃粘膜病理组织学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机理。 方法:将7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
目的: 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它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是临床上常见病,其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年化,每年发病的实际人数也
目的:从神经-受体-受体介导睫状肌细胞内反应角度探讨肝劳发生的机理。 方法:选用与猿猴解剖特点极其接近的动物——树鼩,对其限定照明时间并予以形觉刺激诱视,造成树鼦持续视
2018年,可能是一个转折年,因为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各种周期的叠加,使我们不得不摆脱传统的路径依赖;2018年,无疑又是一个资本寒冬年,曾经烧钱圈地、泥沙俱下的野蛮生长逐渐冷
过滤是保障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处理环节,高效的反冲洗过程是保证滤池稳定运行的关键。基于常规处理流程中滤池反冲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确定以气水反冲洗过程中广泛使
<正> 澳大利亚对太平洋中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双边的援助,这些国家中有几个是在最近获得独立的。近年来澳大利亚援助等级的迅速升高反映了我们与我们的太平洋邻国之间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