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瘢痕形成、提高手术切口愈合质量是现代创伤修复的研究热点。皮肤伤口愈合是繁杂而有序的生物学过程,各种生长因子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来自于自体静脉血的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Concentrated Growth Factors,CGF)由于其含有大量、多种生长因子,在组织创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于新西兰大耳白兔皮肤切口边缘注射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应用组织病理学及形态计量学方法,探讨CGF液体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为CGF液体在临床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及分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12只,12周龄,体重2.5 kg-2.8 kg。实验采用自身对照设计,每只动物背部6个切口,按手术切口处理分为3组:A组:(CGF2次组)中部切口,术后注射CGF2次;B组:(CGF1次组)前部切口,术后注射CGF1次;C组:(空白对照组)后部切口,术后不做任何处理。共72个切口。2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制备术前于兔耳缘静脉穿刺,以9 ml专门用于制取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的真空负压采血管采取动物静脉血约9 ml,制备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5 ml粘膜注射针吸取离心管中段约4 ml富自体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备用。3手术过程全麻下于动物脊柱两侧旁开2 cm处,平行脊柱做6个长约2 cm皮肤切口,前、中、后切口间间隔2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达肌层。A组、B组切口缝合前于切口两侧创缘旁1 mm处皮下注射CGF液1 ml,间断缝合切口;C组:切口不作处理,直接间断缝合。A组术后1周,制备CGF液体,同法再次注射。术后抗感染治疗。一周后拆除缝合线。4标本采集及处理分别于术后1周、2周、3周、4周,随机抽取3只动物,全麻下距切口两侧各0.5 cm,切取2×1 cm2全层皮肤及皮下组织,立即置入10%甲醛溶液固定。5大体观察分别于术后1、2、3、4周,动物标本采集前观察伤口情况并记录。6 HE染色组织学观察分别于术后1、2、3、4周,10%甲醛溶液固定的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组织学观察:真皮层,表皮层及切口两侧炎细胞、成纤维细胞、胶原的情况7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组织学观察分别于术后1、2、3、4周,10%甲醛溶液固定的组织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偏振光显微镜下观察:切口两侧胶原纤维形成情况。采用Image Pro-Plus6.0数码医学图象分析系统对创口皮肤中总胶原含量,I/III型胶原比例进行测定。8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x±s),SNK-q检验组间两两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大体观察术后1周,A组、B组:伤口愈合良好,表面清洁,部分缝线脱落,轻微缝线反应;C组:部分伤口表面有结痂覆盖,部分缝线脱落,伤口处皮肤颜色发红,部分伤口缝线反应较重。术后2周,A组,伤口愈合良好,平整,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B组伤口稍凹陷;C组伤口凹陷,愈合线明显,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晰。术后3周、4周,A组、B组:切口线细腻不清晰;C组:切口线处无毛发生长,愈合线仍较清晰可见。2光镜观察2.1 HE染色组织学观察术后1周,A组、B组:皮肤全层愈合,表皮层角化不明显,棘细胞层未见明显增生,基底层完整,基底细胞排列整齐,成纤维细胞排列疏松较规则,胞体较大,核仁圆形,少量炎细胞浸润;C组:角化明显,棘细胞层增生,真皮未完全愈合,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小,可见炎细胞浸润。术后2周,A、B、C 3组皮肤全层均已愈合。A组,表皮层基本平坦,与周围正常组织相近,成纤维细胞数量多,核仁较大,形成纤维束细小,与切口线近平行,向周围正常组织胶原排列移形,愈合线变窄;B组,表皮稍凹陷,角化不重,新生胶原束较细小,排列相对疏松,紧邻表皮层处排列接近正常组织,成纤维细胞相对密集;C组,表皮有凹陷,角化明显,新生胶原颜色较淡,与愈合线呈垂直排列,有炎细胞浸润。术后3周、4周,A组,B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胶原排列与周围正常组织相近;C组,角化较重,胶原排列成束,致密。2.2胶原纤维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组织学观察术后1周,A组、B组,切口两侧新生胶原以绿色细小III型胶原为主;C组切口两侧红黄色I型胶原相对较多,黑色区域较多。术后2周,A组切口周围可见大量绿色III型胶原;B组绿色III型胶原相对较少;C组以红黄色I型胶原为主。术后3周、4周,A组、B组以绿色III型胶原为主,胶原排列接近正常组织,胶原束细小;C组,切口两侧可见红黄色I型胶原,排列紊乱。3胶原纤维定量分析结果3.1总胶原含量比较(以x±s表示)术后1周,A组:62.97±1.29;B组:62.97±1.21;C组:56.34±1.31。A组与C组,B组与C组总胶原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A组:70.90±1.26;B组:69.80±1.29;C组:67.26±0.72。A组B组C组三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4周,C组>B组>A组,A、B、C三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 I/III型胶原纤维比值比较(以x±s表示)术后1周,A组:0.245±0.084;B组0.245±0.085;C组:0.399±0.081。A组与C组,B组与C组I/III型胶原纤维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4周,C组>A组>B组,A组B组C组三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CGF液体可促进手术切口愈合,减轻炎症反应。2 CGF液体在创伤早期可增加手术切口局部组织胶原总含量。3 CGF液体能明显增加手术切口局部III型胶原含量,减小I/III型胶原比值,从而减少瘢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