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改变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jing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患者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尽管近年来血液净化技术日益完善和成熟,慢性透析病人存活时间日益延长,但血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仍然很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转归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依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首要关注的问题。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合并症或并发症。24h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能真实地反映人体血压水平及昼夜变化规律,对预测靶器官损害和不良事件发生及判断疾病转归和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通过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转归和长期生存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动态血压监测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11月-2007年4月在我院确诊为终末期肾脏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41例患者,根据随访3年至2010年8月31日的临床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N=25)和死亡组(N=16)。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及同期测得的血液学生化指标和透析间期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以开始血液透析治疗为起点事件,以死亡为终点事件,研究长期生存率和主要的影响因素;以行动态血压监测日为起始随访时间,以死亡为随访终点,对可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转归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探讨动态血压监测在维持性血透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结果①2006年11月-2007年4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1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为0.95:1。开始血液透析治疗时的平均年龄为(61.20±11.64)岁,透析龄(32.98±24.53)月。存活组男性11例,女性14例;死亡组男性9例,女性7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8.90±12.09)岁、(69.25±9.22)岁,开始血透治疗时的平均年龄分别为(57.12±11.79)岁、(67.56±8.26)岁,透析龄分别为(27.72±22.21)月、(41.19±26.41)月,两组年龄、血透开始年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1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2例(占29.27%),继发性肾小球疾病20例(占48.78%)。根据患者开始血透治疗时年龄的不同分组,<50岁组原发病因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占66.67%;而≥50岁组患者中,则以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为主,为59.38%,其中尤以继发于高血压和糖尿病者为多。存活组及死亡组原发病因均以继发性肾病居多。③存活组和死亡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24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24h两个相邻收缩压读数绝对差的平均值(average real variability, ARV)、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8%,5年生存率为79%,7年生存率为50%。患者年龄及开始血透治疗时的年龄越大,其长期生存率越低(P<0.05);性别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率(P>0.05),但原发病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者平均生存期较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低。⑤多因素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24h收缩压ARV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HR=1.160),尿素清除指数(Kt/V)、夜间收缩压下降率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HR分别为0.042、0.907)。结论①本组MHD患者以老年女性为主,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常见的原发病因,但在开始血透治疗时的年龄<50岁组和≥50岁原发病因分布明显不同。②存活组和死亡组平均年龄、开始血透治疗时的年龄以及平均血压参数(24h平均脉压、白昼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血压变异参数(24h收缩压ARV、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率)有明显差别,与预后相关。③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98%,5年生存率为79%。血液透析不充分、24h收缩压变异大、夜间收缩压下降不足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背景随着动态血压监测的广泛应用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血压节律变化和夜间血压升高在预测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以及判断死亡风险性中的价值和意义,已得到普遍认可。维持性血透患者夜间血压变化的影响因素纷繁复杂,涉及病变、神经、体液等多个方面,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间期夜间血压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文第一部分中有夜间高血压且存活的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间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完善血液学生化指标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同一患者2007年、2010年两次血透间期动态血压监测中有无夜间高血压的变化情况,分为夜间血压好转组(N=7)和夜间血压无好转组(N=18)。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动态血压参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夜间血压改变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为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统计推断均采用双侧检验,显著性水准设为P=0.05。结果①夜间血压无好转组平均年龄、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水平、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AASI)、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 LVMI)显著高于夜间血压好转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甲状旁腺激素、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symmetrical ambulatory arterial stiffness index, sym-AASI)、左室肥大(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LVH)是维持性血透患者透析间期夜间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左室肥大是夜间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增加、动脉硬化、左室肥大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夜间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甲状旁腺激素可能通过介导血管硬化及左室肥大等进程,参与夜间血压的调节。
其他文献
<正> 去年以来,泰国学者江白潮先生一再撰文,从泰国华侨华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从经济关系和人口组成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明确提出“泰国华侨社会非实质存在”的见解。他的论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上订餐业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日趋升温.通过大学生食客的切身感受,拟打造一个覆盖我国中东部各大高校的
大直径、深孔钻孔桩在铁路工程深水、大跨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遇到不良地层而发生坍孔、钻孔偏斜、缩孔等故障的现象也日渐突出。郑徐铁路客运专
阐述主题词表在网络数据库检索中的应用意义,分析比较主题词表应用的优势,针对制约主题词表应用的因素,提出建设完善主题词表的举措。
受众细分的理念最初是从市场营销学中借鉴过来的,并在文化传播的实践中与接受美学的理论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内在联系。广播电视节目作为当代大众传播的重要形式,同样必须通过受
近些年来,随着井下采掘巷道不断延伸,水中的煤泥越积越多,井下的水质越变越差,即使净化后有时也不能达到生产、生活、安全用水标准,而且目前,我国矿井水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并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束缚,弊端丛生,于是引进了生物界竞争法则的"末位淘汰制",对当时吃惯了"大锅饭"的人来说,确实冲击不小。如今,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特别是
电影《香水》改编自德国著名作家聚斯金德的德文原著小说《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演绎了一位出身卑微、相貌丑陋的嗅觉天才制造出世界上最完美的"人体"香水并最终通
房地产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的作用。一个国家的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健康与否,反映着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态势。因此,对于房地产行业的研究与监管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房地产
虽然中西诗学在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上有所不同,但是在不同的文化层面催生出来的文化内质却有着共通之处,在中西诗学对话的碰撞与冲击之下,笔者试图运用现代阐释学的相关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