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SLP9、SLP11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pf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目的:本课题研究新型萘酰亚胺衍生物SLP9和SLP11的体内和体外抗肿瘤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萘酰亚胺衍生物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与理论参考。实验方法:通过MTT实验分别检测SLP9、SLP11对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结肠癌细胞HCT-116、HT-2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Annexin V/PI双染分别检测SLP9、SLP11诱导HepG2、SMMC-7721和HCT-116细胞凋亡作用。通过AO/EB荧光染色分别从形态学上检测SLP9、S
其他文献
多氯联苯(PCBs)和多溴联苯醚(PBDE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在工业上被广泛应用。由于在环境中的可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PCBs和PBDEs已经在全球环境中和
目的:观察葛根提取物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制。   方法:(1)抗尿酸钠晶体(MSU)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试验:采用大鼠踝关节穿刺注入MSU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高发疾病之一。虽然目前临床上抗肿瘤药物较多,但存在毒性大、效果不佳、易产生多药耐药等缺点,因此研究高效低
目的:进行半夏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与评价,探讨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半夏毒性的影响,为锁定毒性物质基础和今后建立相关安全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酸性染料比色法和HPLC对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半夏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毒性大小影响;同时采用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方法,进行半夏常用水提
目的:乌灵菌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草药,具有利尿、补心神、治失眠、吐血及产后失血等药用价值。本实验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乌灵菌醇提物组分及多糖组分的指纹图谱,并同时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