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3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以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为研究对象,从叙事学、生态伦理学等方面着手,同时采用文本细读法,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类型,以及人类形象的作用和意义,再通过将沈石溪、黑鹤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和西顿、杰克·伦敦笔下的人类形象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得出对于人类形象塑造的问题与思考。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让人们意识到一直被忽略的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重要作用。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动物小说产生的条件和定义,然后论述了动物小说以及沈石溪、黑鹤动物小说的研究现状,最后探讨了为何以沈石溪和黑鹤的动物小说为例。第一章主要是分析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类型。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猎人形象、善变的“主人”、忠实可靠的伙伴以及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这四大类中猎人形象分为两种,一种是取之有道的猎人,他们虽然是猎人,但是尊重动物、尊重自然。另一种是残酷冷血的屠杀者,他们只是将动物作为满足自己欲望的工具。在“善变的主人”这一节中,主要从“善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原因有受利益的驱使以及人类自身的劣根性。第三节是忠实可靠的伙伴,这一人类形象在动物小说中是最受作者重视的,可以说是作者意志的化身。第四节主要讲述那些看似是旁观者的角色,这类人类形象是作者为了让自己的立场客观化而创造的。第二章是整篇论文的重点部分,该章主要分析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功能。总的来说,主要有承担小说的叙事功能,自居作用的载体,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突破以及人类形象的生态意义。叙事功能从叙述者和叙述视角两方面展开,人类形象在文本中大多会担任叙述者,根据叙述者立场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同时,人类形象还是自居作用的载体,读者和作者都能通过小说中的人类形象来倾诉情感。人类形象还能起到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作用。除此之外,人类形象的生态意义主要是启发人类对于人性的反思,从而呼吁人类关爱动物、关爱自然。第三章是对比研究,选取了中国作家沈石溪、黑鹤和西方作家西顿和杰克·伦敦,将他们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进行对比。主要从职业、动物与人类关系、动物命运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职业来看,唯利是图的猎人是中西方动物小说中都有的。从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来看,与动物亲近的人类主要是儿童。从动物命运来看,人类就是动物命运的主宰者。本章的最后一节分析了中西方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差异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第四章主要就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问题与思考进行阐释。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的问题主要有:人类形象简单化以及人类形象距离化。人类形象简单化是指动物小说中的人类形象类型单一;人类形象距离化是指人类形象远离现实,脱离群众。对此,动物小说作家应该在文本中涉及多种人类形象,同时要使人类形象具有时代感,这样才能更吸引读者。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研究的意义,不仅弥补了动物小说中人类形象研究的空白,而且能给动物小说作家们带来新的思考。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倡导改革与"新思维",经由苏美关系缓和与东欧剧变,特别是柏林墙倒塌和德国统一,直到华约组织和经互会解散、苏联解体,作为冷战一方的苏
连接弹簧的连接体是高中物理试题中的常见模型。在讨论这类连接体的分离问题时,应当区分分离的临界条件和前提条件。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过度强调临界条件而忽视了前提条件,以
中华民国建立后,中央政府始终未能实现对全国的有效控制,国内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及其与中央政权之间充满矛盾和冲突,甚至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同时,中央和地方政权与各种外国势力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不仅标志着这一综合性地区合作组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也意味着经过对组织精神和宗旨的重新诠释,完成了其功能的再定位。这既是当今世界格局和地
中俄在俄罗斯东部地区开发中的合作日益深化,同时制约因素也在不断显现,其中“中国威胁论”的干扰值得关注。在“中国威胁论”诸论中,“中俄力量对比失衡论”和“原材料附庸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事业的发展,绝大多数大型医院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医院网络,并与Internet相联接。但是,目前很多医院的网络还仅仅用于内部办公,广大的网络资源亟待开发。医院网络
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将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文件分为现行、半现行、非现行阶段进行充分利用和有效管理,以发挥不同阶段的文件价值。
【正】 连云港港务局煤炭装卸公司是从事煤炭装卸作业的专业化公司,每年要采购运输带、燃油、港机配件等1000多种物资,年消耗物资600余万元。如何提高采购物资的质量,降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