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tina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RIRI)是临床上主要致盲性眼病共同的病理生理过程,如青光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其可通过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导致失明,其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氧化应激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和释放是重要机制之一。辅酶Q10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因子和强效的抗氧化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对神经元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艾地苯醌是一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线粒体功能靶向药物,与辅酶Q10有类似的醌环结构,但较辅酶Q10有更强的水溶性,易于被人体所吸收。艾地苯醌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以及遗传性线粒体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抗氧化和神经保护作用已经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提高前房灌注压制作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艾地苯醌干预并检测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aspase-3表达及RGCs计数,来探索艾地苯醌在RIRI中的作用,从而为治疗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RIRI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实验治疗组。HE染色观察再灌注12h,24h,48h,72h视网膜组织形态改变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aspase-3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再灌注24h Cytochrome C表达。利用免疫组织荧光方法检测再灌注7d后,Thy1–1标记RGCs并计数。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结果用x±s表示,界定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HE观察大鼠视网膜形态及结构改变:空白对照组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实验对照组视网膜水肿,结构紊乱,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实验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结构较完整,水肿程度轻,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数量也较多。2.免疫组化:空白对照组视网膜各层caspase-3几乎无表达;实验对照组Caspase-3表达明显增加;实验治疗组较实验对照组Caspase-3表达减少。Caspase-3表达主要集中在神经节细胞层及内核层,随时间变化呈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24h组Caspase-3表达量最高。各时间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blot:空白对照组Cytochrome C表达微弱,实验对照组Cytochrome C表达迅速增加,实验治疗组较实验对照组Cytochrome C表达减少。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免疫荧光:空白对照组RGCs计数结果为15.90±1.20个/视野;实验对照组RGCs明显减少,计数结果为7.70±2.31个/视野;实验治疗组RGCs较实验对照组增多,计数结果为10.70±2.11个/视野。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提高前房灌注压制作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模型可导致大鼠视网膜Cytochrome C、Caspase-3表达增多,RGCs存活数目减少。2.艾地苯醌干预可减少大鼠视网膜Cytochrome C、Caspase-3表达,增加RGCs存活数目。其神经保护作用可能通过稳定线粒体氧化呼吸链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