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老化条件下温拌沥青的结构、性能及粘附机理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较高,对沿线环境污染大,温拌沥青作为绿色环保技术逐渐广泛使用。但由于西部地区海拔较高,紫外线辐射强烈,紫外老化问题突出,且温拌沥青较常规路面水稳定性有所下降,所以水损害是影响温拌沥青路面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宏观上表现形式为水损害,但产生的根本是沥青胶结料在微观上的粘附破坏,现有的水损害指标都是宏观的物理评价方法,主观性强,试验结果变异性大。本文对温拌沥青在紫外老化下的粘附性能进行系统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紫外老化下的温拌沥青粘附机理,提出微观层面上的粘附表征方法,并与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为评价温拌沥青的紫外老化性能,提供一定的实验研究资料,对开展温拌沥青水损害研究及应用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为科学开展紫外辐射条件下温拌沥青粘附性变化规律的研究,本文基于光化学效应原理,研制了室内紫外老化模拟实验设备。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一是紫外线老化,二是紫外线和氧气耦合作用的老化。用老化后的流变性能和特征官能团研究其老化程度。为本课题工作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及研究方案。本文以一种基质沥青、两种温拌剂(Evotherm、Sasobit)制备了不同组分的温拌沥青,运用动态流变学参数和表面自由能,研究分析了温拌沥青在不同紫外老化时间、短期老化与长期老化的过程下流变性能和粘附特性变化规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光谱(FTIR)、凝胶色谱(GPC)分析了紫外老化后温拌沥青的微观结构、形貌和化学变化过程,初步阐释了温拌沥青紫外老化下的粘附机理。(1)基于物理降粘法的Evotherm温拌剂和化学降粘法的Sasobit温拌剂制备的温拌沥青,随温拌剂的加入,温拌沥青均未形成新的官能团,说明温拌剂和基质沥青之间只发生了物理反应。(2)考察不同温拌沥青动态剪切流变学参数,结果表明,两种温拌沥青短期和长期老化后的各参数较接近,而紫外老化后明显变大,说明紫外线对温拌沥青的老化程度更大,粘性成分损失较多,宏观上使温拌沥青变硬,紫外老化150h后,老化趋于稳定。对比在隔氧和光氧耦合条件下的各参数变化,光氧耦合条件下的均大于隔氧条件下的,说明氧气参与可使老化更严重。(3)考察不同温拌沥青的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Evotherm温拌沥青的表面自由能大于基质沥青的,而Sasobit温拌沥青的小于基质沥青。在短期老化、长期老化及紫外老化后,两种温拌沥青的表面自由能均有减少。两种温拌沥青的粘附性和粘聚性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延长,粘附性能变差,到150h后,逐渐趋于稳定,在相同条件下,光氧耦合下的粘附性能更差。(4)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的微观形貌分析可知,温拌沥青表面呈现蜂状结构。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延长,温拌沥青的蜂状结构总面积逐渐减少,但单个面积增大,这是因为蜂状结构开始聚合,代表微裂纹的谷底区域逐渐增多,轻组分的减少及微裂纹的形成,会减少与石料接触的有效面积,导致温拌沥青粘附功下降。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凝胶色谱(GPC)对温拌沥青的化学变化过程分析可知,紫外老化使大分子量比例变大、小分子量比例减小,总体变化趋势是沥青质含量增幅较大,沥青质分子量的变大和部分沥青质的絮凝沉淀导致了粘附性能的下降。(5)在紫外老化后流变和粘附变化规律、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纳观粘附力、表面粗造度、蜂面积比、羰基指数、亚砜基指数、大分子量等变化与粘附性能的关系;本文提出了采用纳观粘附力、表面粗造度、蜂面积比表征在紫外老化下温拌沥青的粘附性能微观评价指标,并与温拌沥青混合料宏观路用性能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粘附性能微观评价指标精确度高、人为影响小、结果可靠,对温拌沥青水损害研究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悬浮泥沙浓度作为重要的水质参数不仅会影响水体颜色,还会影响水的透光度,进而影响水下动植物的生存。湖泊湿地植被在减缓泥沙再悬浮,改善湖泊水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湖泊悬浮泥沙浓度及湿地植被遥感研究,并探索湖泊悬浮泥沙浓度与湿地植被间的互动关系,能为湖泊水质保护及水环境修复提供科学依据。长江中下游流域是我国淡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其淡水水体生态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受限
本学位论文针对软固体材料弹性大变形本构建模的若干挑战性问题,包括大变形非线性的表征问题、变形模式的强相互关联耦合问题、模型普遍适用性问题、可压缩性问题、直至失效破坏的全程模拟问题以及同种材料不同组分含量的统一模拟问题等,提出系统性新表述和新方法,并获得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系统性新结果。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引入对数应变张量表征大应变以及弹性势,从而导出柯西应力与对数应变弹性势之间的直接势梯度关系;
学位
学位
双刚轮谐波减速器是一种高精度传动的基础部件,论文将围绕扭转刚度问题,从动力学角度,开展双刚轮谐波减速器基础理论和实验研究,为高性能谐波减速器的设计、制造和质量保证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基于理论建模和扭刚度试验,通过对核心传动件的配合精度和制造误差与双刚轮谐波减速器扭刚度迟滞特性中的回差和刚度相关性的分析,确定轴承径向游隙、轴承外圈与柔轮配合、齿轮啮合侧隙、摩擦作用、接触弹性变形以
从低层次的图像处理技术到高层次的推理任务,图像清晰化问题涉及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在灾害预警、自动驾驶、场景理解等视觉任务中均会涉及到各种反映天气类型的因素如雨、雪、雾、阴影等,这些因素不但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而且还会造成视觉目标形变、模糊甚至不可见等问题。若视觉系统不能将上述因素进行去除,就会影响识别、跟踪、理解、预警等任务的效果,甚至导致相关视觉任务失败。图像清晰化已成为视觉信息处理领域亟待解决
学位
装配式建筑兼具工业化建筑和绿色建筑的优点,是实现现代建筑行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优化理论与有限元软件结合的方法,对装配式框架-核心筒结构各构件及整体结构进行了系统的优化研究,包含装配式组合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两种结构形式。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约束选择策略中引入部分选择策略对传统的序列线性规划方法(SLP算法)进行改进,提出基于约束选择策略的SLP算法。区分重要和非重要约束条件
目的:针对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让心脑血管患者用药途径更广,作者研制了苦蝶子口服液,并对其工艺、质量标准及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新辅料及新方法制备苦蝶子口服液,以腺苷、总黄酮及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为考察指标,通过稳定性考察结果,优化苦蝶子口服液制备工艺。结果:通过各项指标评价及稳定性考察结果,确定工艺:水提液采取冷热处理合并絮凝剂沉降处理后,采用石硫法制备
当前社会,能源消耗日益增加,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因此寻找并开发新的清洁能源迫在眉睫。氢能源被认为是现阶段化石能源最具潜力的替代品,其中,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清洁的制氢方法之一,因其没有多余的副产物污染,能量转化效率高,解决了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但是电催化分解水高的过电位和缓慢的动力学导致电能利用率较低。目前商业上主要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铱、钌等),但是其丰度含量低,成本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