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对于运气理论的研究,主要是在流行病学方面。对于临床上的运用,则几乎没有任何研究。六经辨证与六气司天关系的研究,除了可以填补运气理论研究上的空白外,亦可增添中医诊断研究的范畴。第一部分六经辨证略述历代医家注释六经病提纲证的方式,有脏腑经络、经脉循行、气化学说、六经分部等方法。其中是以藏府经络、经脉循行、气化理论等来解释为佳,而这多与经脉病候有关系。于是第二部分,将要探讨六经病提纲证与十二经脉病候之关系。第二部分六经提纲证与十二经脉病候藉由六经提纲证与手足同名经病候相较,得出经脉病候与提纲证证候相合。由于《灵枢·经脉》篇经文所述病候的缘故,仅有太阳、少阳病提纲证与手足太阳、少阳经病候均可找到相合、相似之处。而余下四经病提纲证则或与手经、或与足经病候相合、相似。于是第三部分,将以六气司天病候历代医家注释,来探讨六气司天病候与十二经脉病候之关系。第三部分六气司天与十二经脉病候对比《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司天诸病证候经文后,可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述最为简洁,系属大纲式描述六气司天诸病证候。而《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述,较《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述诸病证候具体。《素问·至真要大论》则是最为具体、翔实。是以可知《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司天诸病证候,彼此间一脉相承。六气司天所病与经脉病候有着高度相关性。由于经脉病候除循行所过病外,尚有脏腑病。而六气司天病候中,亦是有此一情况出现。对比历代医家对于各大论六气司天病候注释,可知诸位医家以为六气司天,即是六气最盛之时,故有所克病、甚者自病的情况出现。第四部分厘清《伤寒论》的六经理论依六气的理论,六气是各自独立的病。各有其表证、里证、变证、坏证。若依此观点来看《伤寒论》,则条文的理路自十分的清楚。且以白虎汤证做说明。第五部分六气大司天中的消渴病对于六气司天的消渴诊治,虽同一消渴但在不同六气大司天下,将有不同的变化,且与当值之六气大司天病候、五行属性相合。即六气大司天下,各有当值之气旺盛,则斯气过旺导致所克伤、或过旺自伤的证候出现。是以可知需考虑不同六气大司天下的相应变化,以求更好的诊断治疗。此外,亦由上述探讨可知,运气理论并非仅是适用于外感疾患的诊断。第六部分六气大司天疫病医案分析此部分将以历代医家所述医案中,加以探讨关于六气大司天中的疫病疾患诊治。疫病向来为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课题。一般观念中,由于无法事先知晓何时将发疫病,且疫病流行往往事发突然,难以一时周告各方(在古代)。则对于疫病的诊治,往往一筹莫展、或莫衷一是。而今以六气大司天理论,加以探讨历代所载之疫病医案,以求推导疫病发生与六气大司天之关系,进而求得临床诊治之法。由所举医案可知,历代所发生之疫病证候,亦是遵循运气中各大司天病候的规律。不同大司天下,将有不同疾患证候。若不辨病名,仅辨证候,仅就以上所述各个医案分析,可以得知不同大司天下,将有其司天之气所致之主要证候,若能掌握此一证候,则对于诊断将有帮助。第七部分总结与研究展望总结1六经病提纲证与十二经脉病候、六气司天病候密切相关经由六经病提纲证历代医家注释评选,则知以藏府经络、气化方式所得之注解,在上下文义贯串上,较为优良。且据历代医家注释可知,六经病提纲证所论述部分为藏府经络之病,部分由于气化之因素而病。于此基础上,进行六经病提纲证与十二经脉病候相比较,则知六经病提纲证所论述之脏腑经络病候与同名经脉病候相合。且十二经脉病候,亦是藏府、经络循行所致诸病候相结合。细察、比对历代医家注释六气司天病候后,可知六气司天病候,与十二经脉病候具有密切相关性。六气司天病候,与所克、或同名经脉病候相合多,除方药中所论述,有时并非如此吻合外。其余医家论述基本上均属所克、或同名经脉病候。故可知六经病提纲证是高度总括六气司天病候。2六经病当是六气各自为病由第四部分所举例子可知,六经病应是六气各自为病的结果。所以有各自独立的表证、里证、变证、坏证。而非始由太阳,太阳未罢而传经致有其他五经之病。3六气司天下,诸病证候均有当值司天部分病候藉由第六部分探讨,可知六气大司天下,虽同名为消渴,但均有与当值司天相同之部分病候、兼证、或是与当值司天同质性病因。虽均为疫病,但病名各异,亦是具有上述之特性。是以推导,六气司天下,诸病证候均有当值司天部分证候、或是兼证、或与当值司天同质性病因。研究展望1.六经病与十二经脉病候、六气司天病候关系由于本论文主要探讨六经病提纲证,与十二经脉病候、六气司天病候关系。而《伤寒论》六经病中,除六经病提纲证外,尚有无数经文,则其他条文与十二经脉病候、六气司天病候之关系,将是值得研究探讨之处。2大小司天之关系可发现在同一大司天下,由于不同年份,而有不同小司天出现。而不同小司天,将导致有不同的兼证。如第六部分太阳寒水大司天,《综评伤暑全书》中两则例子,又如第六部分少阳相火大司天,《张氏伤暑医旨》所记温邪、痦疹之例。于同一大司天,而不同小司天下,即有相似之见证、亦有相异之见证,则彼此间的关系将由何而定,这将是值得探讨之处。3疾病分类与诊断经由大司天下之消渴诊治、与疫病医案分析后,可知于此内伤、外感疾病诊断,均与司天病候有关系。那么是否可以推而广之至一切内伤外感疾病,将是值得研究之处。4六气司天与精神疾患就《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六气司天经文而言,尚有病本于五脏之说。是否可以以此推导精神疾患与六气司天的关系,即精神疾患是否有其时间上的规律或者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