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权的宪法保护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问题在我国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为了探究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住房权的宪法保护”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住房权是“人人享有的能维持其有尊严地生活的最低限度的居住的权利”。“住房确保权”、“住房公平权”、“住房舒适权”是住房权的基本内容。住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住房权的宪法保护具有理论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住房权属于社会权范畴,它具有双重权利属性,以积极权利为主,消极权利为辅。因此,需要国家也履行积极保护和消极尊重双重义务,其中尤以履行对弱势群体的积极保护义务为重。我国住房权至今未入宪,为促进公民住房权的实现,建议以宪法明文规定或宪法解释的方式尽快使其成为宪法上的权利。我们同时应根据宪法人权条款上隐含的住房权保护精神,早日出台我国的住房法,并借鉴域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针对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制度。为了更好地救济住房权,有必要在中国建立司法化的违宪审查制度,当然这可能需要待以时日,现阶段,“合宪解释”可成为住房权的宪法保护在中国得以实现的有效路径。
其他文献
膝关节骨软骨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关节内损伤,多由急性运动损伤所致。X线、CT检查不能准确地显示骨软骨骨折的形态和位置,MRI因其对软组织分辨率高,对骨和软骨组织均可以清楚地显示
西安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久远的文明传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急剧增长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西安传统街区的保护与发
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两项人权保障条款,从而使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有了宪法上的依据。然而,我国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成为其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而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是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