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运动作为一种有益的辅助治疗肿瘤的手段,在维持或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正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关于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工作正广泛开展。运动和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各自在预防、辅助治疗和治疗肿瘤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运动联合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治疗肿瘤疗效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对于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是医学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随着人们对肿瘤发病机制和生物学特性认识的深入、肿瘤早期诊断和辅助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肿瘤的全身性综合治疗日益受到重视。康复运动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结合常规治疗手段(手术治疗、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和传统中医治疗)应用于肿瘤治疗,正逐渐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共同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发现运动能改善因手术、放射疗法、化学疗法所引起的肿瘤患者的心肺功能和身体机能的低下状态,改善因肿瘤而引起的癌性疲劳,缓解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了探讨运动在辅助治疗肿瘤中发挥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运动对肿瘤影响的临床和科研文献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分析了运动对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运动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应用于肿瘤治疗时,可能存在的机理做出了浅显的剖析。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药物结合运动对路易斯肺癌C57BL/6鼠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药物结合运动对肿瘤的影响,并探讨运动辅助肿瘤药物治疗的部分机制,为运动在辅助治疗肿瘤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方法:实验1,使用了高效液相色谱仪评价了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使用激光散射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镜分析了纳米粒的粒径和结构。37℃时,在PH值为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模拟了药物的释放过程。并验证通过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载药纳米粒对肺癌负荷小鼠的治疗效果,筛选出效果最为理想的纳米粒制备方法。实验2,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纳米粒在体外条件下聚集于路易斯肺癌细胞中的情况。将负荷路易斯肺癌细胞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个小组:(1)生理盐水组;(2)紫杉醇组;(3)运动组;(4)载紫杉醇纳米粒组;(5)紫杉醇联合运动组;(6)载紫杉醇纳米粒联合运动组。药物经腹腔注入小鼠体内,并给予相关组小鼠中等强度持续12天的运动负荷。每日测量肿瘤体积。在最后一天,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小鼠的血液和组织的乙腈抽提液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直接溶解法和透析法制备的纳米粒遇有相似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由于stereocomplexation效应,与仅由左旋聚乳酸/聚乙二醇或右旋聚乳酸/聚乙二醇构成的纳米粒相比,由上述两种共聚物构成的混合型纳米粒显示出了更高的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和透析法相比,直接溶解法制备的纳米粒表现出了更快的释放速度。与目前临床中使用的剂型和透析法制备的纳米粒相比,用直接溶解法制备的载至善春纳米粒表现出了最强的抗癌效应。生物体内试验的数据表明:纳米粒递送系统提高了紫杉醇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运动对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产生了影响;将运动作为辅助手段,提高了载紫杉醇纳米粒的治疗效应。结论:直接溶解法制备的左旋和右旋聚乳酸/聚乙二醇混合纳米粒表现出了许多的优势,如易于制备,不使用有毒的有机溶剂,在作为疏水性药物的载体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纳米粒药物递送系统提高了紫杉醇在生物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另一方面,运动作为一种辅助的干预手段,增强了载紫杉醇纳米粒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