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a1b1b1ccdd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差异日益明显,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异也日益增大。与此同时,居民对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享受的呼声也日益强烈。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其有效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就当前而言,我国转移支付的最核心目标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此,中央政府也一直在努力,诸如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等。但是,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我国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均等化目标,直接影响了其有效性的发挥,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因此,研究转移支付的有效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界定好转移支付有效性内涵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0年全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从财力均等化和居民实际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两个角度共同检验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有效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但有效性不足。造成现行转移支付制度运行低效的原因有制度本身和制度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其中,制度本身的因素包括:转移支付规模不足且缺乏稳定的增长机制;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和使用不规范。制度环境的因素包括: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划分不明晰;缺乏相关的法律保障;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基于此,笔者认为,要提高当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转移支付的规模、结构、资金分配和使用、财政体制、法律环境以及监管环境等方面努力。
其他文献
股指期货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金融期货合约,是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期货产品,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大金融市场。在长期酝酿后,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作为我国的首支股
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相对于国家层面的经济周期研究,对一国之内区域经济周期波动的研究较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区域数据的丰富和完善,尤其是适
非参数密度估计是一类重要的密度估计,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自然界中,大多数总体还是未知分布以及样本不一定是独立的,所以非参数密度函数估计的问题在数理统计的研
银行保险最早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法国,之后迅速遍及全球。在短短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过程中,银行保险的运作模式从最初银行简单代理保险公司产品、收取手续费,发展到目前的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为此,国家采用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的主要目在于分析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对策建
在很多国家,资产价格的巨大波动往往伴随着经济的波动,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随后的冰岛政府破产以及欧元区一些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