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合作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改制的过渡阶段,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本文根据甘肃榆中农村合作银行多年来服务“三农”的经验,总结支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制约支农的因素,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农村合作银行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的解决当地“三农”融资难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早日实现小康。通过对榆中县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对榆中县农村金融需求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榆中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进入融合升级阶段,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逐渐壮大,农村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涉农贷款总量逐年增加,农村生产经营贷款需求旺盛,新型经营主体资金缺口大,农村消费信贷产品供给贫乏。通过对榆中合行支农现状进行总结,发现榆中合行近5年涉农贷款余额绝对数量整体呈上升态势,中间有小幅波动;对农户的贷款投放力度大于涉农企业,信用贷款占比较高;为解决贷款贵问题,不断调整涉农贷款利率;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推出“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针对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推出特色贷款产品,主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尽管榆中合行在支农方面做出了努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近5年涉农贷款余额占总贷款余额比例逐年下降;特色贷款产品种类少;营销力度不够;农民及涉农企业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部分涉农贷款抵押物难以处置。制约榆中合行支农的主要因素包括:涉农贷款风险高收益低;政府的税收优惠、费用减免、资金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榆中合行自身资金结构薄弱;员工队伍综合素质不高。最后,综合前文的分析结果提出建议。一方面,要提高榆中合行发放涉农贷款的积极性,政府要引导农业产业发展,多在销路上下工夫,认真落实贴息等优惠政策;人民银行继续完善差别化考核办法,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省联社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另一方面,榆中合行要深入挖掘农村市场,加大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贷款投入力度;加大特色贷款产品创新和营销力度;创新担保方式,解决抵押难题;注重提高员工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