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h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息息相关。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重任,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能否满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人才结构、规模和质量的需求。因此,不论是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发展的方面来看,还是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服务功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面来看,对于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都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以山东省76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与山东省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比较法,首先阐述了山东省产业结构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产业结构的适应性,针对研究得出的不适应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在研究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的过程中,不但研究了山东省产业结构总体概况,还对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对于专业设置现状的研究主要以2016年山东省高职院校各专业大类的专业数、专业点数、计划招生人数以及具体专业的布局为切入点。在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对产业结构适应性分析的研究模块,不但将三次产业整体与专业设置的适应情况进行分析,而且将三次产业内部各自的优势产业与对应的专业设置的适应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设置情况。总的来看,山东省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种类和招生人数较少,不能满足第一产业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虽然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结构和规模都滞后于第二产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专业设置来讲适应性是最好的。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与第一产业情况恰恰相反,设置了过多的专业、招收了过多的学生,超出了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在对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后,文章发现了诸多的不适应问题,例如专业种类设置不能满足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三次产业相关专业招生比例不当、专业设置缺乏区域经济特色和品牌特色、企业对专业设置的参与程度不高。同时也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不同专业的开设成本差异、路径依赖效应的存在、学生专业报考存在盲目性以及2015年版专业目录施行时间尚短等都会影响专业设置对产业结构的适应。针对山东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不适应问题,文章分别从政府、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政府应当做好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构建信息平台、投入专项资金。学校则应当立足产业结构发展趋势进行专业设置、探索适合学生专业成长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特色化和品牌化专业设置。行业协会发挥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企业则应当与院校一起进行校企合作相关专业的共建。
其他文献
河北省正定县广惠寺花塔勘察报告(下)李士莲二、修缮设计方案广惠寺华塔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很高,在中国古建筑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建筑史学上享有一定声誉。为保护古建筑原状和结构
目的为观察甘油灌肠剂在肠道清洁中的效果.方法将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病人分成两组,实验组以甘油灌肠剂清洁肠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禁食、导泻、清洁灌肠的方法清洁肠道.结果实
英语作为衡量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现代服务业之一的酒店行业,培育造就与国际性酒店行业相关的酒店管理服务人员,俨然成为当下高职院校的
素质教育改革顺应时代发展十分迅速,信息化时代也随之到来,高校教学传统模式受到极大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教育的要求,弊端十分显著,不能满足当前高校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个方面当中,史料实证素养能贯穿始终。因此,教师上课时应通过上"有料"的历史课,让学生思维有载体、情怀有寄托、能力有提升。如何上"有料"的历史课,一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他的“神迹”有: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进入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