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观察降逆和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研究降逆和胃汤治疗该病的相关机制,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为治疗本病证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期探索治疗新方案。方法:严格按照入组标准,纳入于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并通过任顺平主任辩病辩证明确属寒热错杂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试验组(降逆和胃汤组)40例,对照组(铝碳酸镁片)40例。试验组嘱其口服降逆和胃汤,1剂/日,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铝碳酸镁片0.5g,2片/次,3次/日。用药疗程均为4周,疗程完成前后均需患者填写中医症候积分表,用药完成后复查胃镜观察治疗效果,试验结束后4周进行电话随访,观察远期疗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黏液糊胆汁黄染程度、胃镜下胃黏膜相炎症程度、病理组织结果、中医证候程度积分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均采用SPSS24.0系统进行处理。结果:在疾病镜下观察方面,试验组(降逆和胃汤组)镜下胃黏膜相炎症程度、胆汁反流黄染情况及中医症状总积分均优于对照组(铝碳酸镁组),P<0.05;在疾病疗效方面,患者疾病总疗效及中医总有效率,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病理改善方面,试验组在治疗慢性炎症及肠化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在治疗慢性炎症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各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而对照组在改善中医症状便溏方面无明显改善,P>0.05,其余症状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方面,试验组呕苦、嘈杂、消食易饥、便溏的中医症状缓解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改善胃脘痛及口苦两项中医症状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过程中各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未发生任何药物不良反应,证实两组安全性良好。中医症状积分远期随访方面,试验组各中医症状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逆和胃汤对寒热错杂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各项中医症状均有获益,尤其在改善患者某些中医症状如呕苦、嘈杂、消食易饥、便溏方面,作用较铝碳酸镁片更有优势;在改善胃镜下胆汁反流及胃黏膜相炎症情况方面,降逆和胃汤的治疗效果也优于铝碳酸镁片,另外在改善病理结果方面,降逆和胃汤更倾向于改善甚至逆转肠化,中医症状远期随访疗效显著。综上所述,导师自拟方降逆和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效果安全,远期疗效较可观,可待进一步临床研究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