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资本理论”是近年来社会学、经济学研究中的新兴理论,它为我们研究和透视社会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使我们对社会关系、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深化。劳动就业是社会资本理论应用较早的研究领域,社会关系网络在职业流动中的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大量研究表明,在很多情况下,当人们运用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寻找工作时,他们往往能更有效地与工作岗位匹配起来。但国内外对于社会资本与就业的相关经验研究,主要是聚焦于人力资本较低的弱势群体身上,而对于人力资本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则较少加以关注。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一个思维定式,即认为大学生是受教育较高的特殊群体,按照一般的理解,他们以自身的学历、知识、技能等为核心而构成的人力资本比其他人多,因而找工作时发挥作用的应该是人力资本。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就业体制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社会资本(即大学生对于就业的信息网络、社会网络、机会能力获得的多寡、运用的是否得当)决定了一个大学生在求职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但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如何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本呢?本文正是以回答此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的。本文首先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出发,整合国内外学者对社会资本理论的论述,梳理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理论概念和研究意义,而且对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做了说明;然后在统计调查和个案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对待社会资本的态度和利用现状,以及其中凸显的一些问题;并以此为根据,得出了大学生开发和利用就业社会资本的对策建议如下:(1)提高大学生就业社会资本的存量,这其中包括拓展高校就业社会资本,拓展高校教师就业社会资本和拓展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社会资本(2)提高利用就业社会资本的能力,这其中包括提高利用公共就业社会资本的能力和提高利用非公共就业社会资本的能力。最后笔者提出了关于社会资本的“失灵”、社会资本的消极效应、提高人力资本、缩小社会资本不平等的问题和思考,以期大学生能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业社会资本,最终提高他们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