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大小、肾脏血流灌注情况及各级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照组为正常人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0~65岁,平均54.8±10.2岁;无心、肺、肾、血管等疾病,相关检查如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肾脏超声检查均正常。糖尿病肾脏疾病组是根据WHO2005年标准确诊的53例2型糖尿病患者(2007年2月~2008年10月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病人)。其中男26例,女27例,平均58.1±12.5岁,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病人分为三组:Ⅰ组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30mg,共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Ⅱ组为微量蛋白尿组,30mg≤UAER<300mg,共16例,其中男8例,女8例,Ⅲ组为临床蛋白尿组,UAER≥300mg,共19例,其中男8例,女11例。四组受试者的体表面积(mm2)为:1.77±0.11、1.78±0.08、1.79±0.13、1.78±0.10,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肾脏的大小,测量长径、宽径及厚径,再观察各级肾动脉的血流情况,分别测量双侧肾脏主动脉(MRA)、段动脉(SRA)、叶间动脉(IRA)的收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Vsmax)、舒张期末最低血流速(Vdmin)、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
结果: 三组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肾脏体积有先增大后减小的渐进趋势,临床蛋白尿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组主肾动脉(master renal arteries,MRA)、段动脉(segmental renal arteries,SRA)及叶间动脉(interlobar renal arteries,IRA)的Vmax、Vmin均低于Ⅰ组、Ⅱ组及正常对照组,除了Ⅲ组主肾动脉、段动脉Vmax与Ⅱ组相比,P>0.05,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P<0.05,P<0.01,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Ⅲ组主肾动脉、段动脉及叶间动脉的RI、PI明显高于Ⅰ组、Ⅱ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三级肾动脉的Vmax、Vmin亦低于Ⅰ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而RI、PI高于Ⅰ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P<0.01,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组的各级血流频谱参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虽有一定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肾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肾彩色血流显像逐渐减少,正常对照组及Ⅰ组的血流显像为Ⅰ级或Ⅱ级,Ⅱ组为Ⅲ级,Ⅲ组为Ⅳ级。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更加清晰地显示了肾脏大小、各级血管的分布灌注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临床诊断2型糖尿病肾血管床受损害程度提供了客观的参数指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肾脏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肾病肾损害程度的一项可行、可靠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