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蛋白和mRNA在人各种类型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检测78例垂体腺瘤组织中PPARγ蛋白和33例垂体腺瘤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然后比较PPARγ在正常垂体与垂体腺瘤之间;各种不同内分泌类型的垂体腺瘤之间;以及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PPARγ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浆中,细胞核内少量表达。2、PPARγ蛋白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68.09%(32/47),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38.71%(12/31),两者比较,χ2=6.56,P<0.05。3、PPARγmRNA在正常垂体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1.547±0.252,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为2.988±0.183,两者比较,t=2.333,P<0.05。与正常垂体组织相比,ACTH腺瘤、混合型腺瘤和FSH/LH腺瘤组织中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而无功能性腺瘤、GH腺瘤和PRL腺瘤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4、PPARγm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的表达水平为3.947±0.431,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的表达水平为2.402±0.240,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2,P<0.01)。5、对无功能腺瘤、混合型腺瘤和FSH/LH腺瘤,侵袭组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796±0.541、2.778±0.509和6.065±1.040,而相应非侵袭组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625±0.494、1.259±0.169和2.640±0.447,两者比较,P<0.05。对GH腺瘤和PRL腺瘤,侵袭组与非侵袭组之间PPARγ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PARγ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成员,被认为在肿瘤的发生、生长和侵袭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PARγ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垂体组织,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组,提示它有可能作为垂体腺瘤治疗的一个新靶点,为PPARγ配体治疗垂体腺瘤提供了实验依据。第二章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和15-Deoxy-△12,14-Prostaglandin J2对垂体腺瘤细胞生长和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探讨PPARγ合成激动剂曲格列酮和天然激动剂15-Deoxy-△12,14-prostaglandin J2(15d-PGJ2)对垂体腺瘤细胞的生长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分泌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细胞系GH3,经不同浓度的曲格列酮和15d-PGJ2干预不同时间后,进行以下实验:1.MTT法观察其生长效应;2.采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的GH含量变化;3.采用电镜观察细胞凋亡表现;4.采用流式细胞仪(FCM)进行细胞周期分析(PI染色);5.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曲格列酮和15d-PGJ2干预48和96小时后,GH3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效应;2.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曲格列酮和15d-PGJ2对GH3细胞的基础GH分泌有抑制作用,亦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效应;3.透射电镜扫描观察到干预后的细胞形态变圆,微绒毛明显消失、减少,胞浆浓缩,细胞核出现边褶,染色质固缩,细胞膜内陷分割细胞,出现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表现;4.FCM检测发现曲格列酮和15d-PGJ2可减低GH3细胞的G2期和S期的细胞比例,而G1期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曲格列酮和15d-PGJ2干预后,凋亡相关基因中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且表现出剂量依赖效应关系。结论1.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和15d-PGJ2可抑制垂体腺瘤细胞生长和垂体腺瘤细胞的激素分泌,且表现出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效应。2.PPARγ激动剂曲格列酮和15d-PGJ2干预后导致细胞周期停滞,使进入G2/S期的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诱导垂体腺瘤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