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拟从后现代暴力美学角度研究宁浩的电影作品《无人区》,通过分析其电影的创作观念、叙事策略、视听语言形式等,探讨其电影中暴力美学的运用和价值,电影背后的文化观。 在电影中,宁浩把目光聚焦在当下的中国现实社会,许多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严重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这为电影提供了创作之源。他摒弃了传统的宏大叙事,把镜头对准处于社会边缘及底层的、处于人们经验及视点之外的草根人物,展现他们的生存状态。在后现代思潮和暴力美学的影响下,宁浩以惯用的黑色手法,离奇的故事情节,营造了一幕幕荒诞喜剧,塑造独特的角色,揭露人性的弱点,批驳现实的黑暗,他用他特有的残酷与真实,讲述了一个人性与兽性斗争的主题故事,刻画了逼真丑陋的生活现实,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在电影叙事结构上,他的《无人区》采用精巧的单线结构,采用日常化和突发性的暴力内容,引发观众强烈的心理冲击和观影欲望。在视听语言和镜头运用上,也体现出后现代文化及暴力美学的影响,电影语言颠覆性的创造,血腥与暴力,暴力的荒诞与戏谑、拼贴与杂糅,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令人目眩。暴力美学追求的是一种形式美,是通过暴力手段进行展示,是对美概念另类的探索和表现。暴力美学解释的是人的本性,是一种被钝化的美。他从文化重建的深度出发,立于审视现实与生命的高度上,力求传播人世真善美的心灵理念,建造道德伦理的话语价值。 后现代电影的理念逐渐的改变着人类的思想方式和思想理念,“暴力美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更是让后现代主义日益繁盛。在当前低迷的中国电影市场体系中,宁浩电影成功突破了中国样式的大片肆意泛滥的当代格局,成为救市的一针“强心剂”。探索、研究宁浩和他的电影作品,可以找到典型性的宁浩式创作手法,为中国电影的现状及发展未来做出启迪和参照。他的暴力美学观念,是与大众文化相契合的审美的民主化。 本文首先将从宁浩成长的时代话语背景、文化语境出发探讨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然后主要探讨宁浩电影《无人区》的暴力美学的创作观念(包括主题、人物、价值追求等),暴力美学的叙事策略,暴力美学的审美形式和视听语言等。最后总结其暴力美学的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