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哈瑞迪派教育体系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2009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教育是犹太民族的优秀传统,教育立国也是以色列的基本国策。近年来,随着传统犹太教势力——哈瑞迪派(Ultra-Orthodox)在以色列政治、社会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主办的教育体系也迅速发展,并成为以色列教育领域内值得关注的现象。国外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但国内学者对哈瑞迪派教育体系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力图地论述哈瑞迪派教育体系的发展轨迹与内容特点,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对以色列社会带来的影响。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是对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创新的梳理。正文部分共包括三章:第一章就以色列国内教育领域的总体概况、哈瑞迪派教育体系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论述,形成对以色列哈瑞迪派教育情况的初步形象。在以色列建国前夕,代表哈瑞迪派的以色列正教党与犹太复国主义世俗派达成了一份非严格意义上的“现状协议”(the Status Quo),承认了哈瑞迪派犹太人教育的独立地位,为今后哈瑞迪派谋求更多的教育权利奠定了基础。建国后,以色列依旧实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期间的“派系教育”(Trend System),但随着民族融合、增强以色列认同感的需要,以色列政府逐步把教育权收归国有,通过《国家教育法》,实行国家总揽、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双规并行制的教育政策,并准许哈瑞迪派主办的宗教学校以特殊的地位独立于国家教育体系之外,最终确立了哈瑞迪派学校的合法自治地位,并为日后出现更多的私立哈瑞迪派宗教学校埋下了伏笔。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详细论述了以色列哈瑞迪派犹太人的特点及其教育体系的具体内容,包括哈瑞迪派的构成、教育体系的机构设置、教育资金来源、政府的管控,以及不同哈瑞迪派政党开办的教育体系。以色列哈瑞迪派犹太人视回归过往的荣光为唯一有意义的事情,他们坚信要保持虔诚必须与世俗的、当代的、诱人的西方文化保持距离。从族源的角度来看,其内部可分为来自欧洲的阿什肯纳兹派(Ashkenazim)和来自亚洲和北非的赛法迪派(Sephardic),前者内部又可以分为哈西德派(Hasidic)和米特纳歌德派(Misnagdim)。在教育问题上,哈瑞迪派犹太人有只关注宗教教育,其核心机构是犹太经学院耶希瓦,且实行严格的男女分校制。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社区内部成员的信仰偏离,帮助他们隔绝了外部世界的诱惑,强化了对哈瑞迪派的认同感。由于哈瑞迪派教育体系不隶属国家教育体系之内,享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以色列政府的监管并没有国家教育体系那样严格,并且以色列教育部、宗教事务部还给予大量的经费补助。哈瑞迪派教育体系以耶希瓦为核心,分为学前教育、塔木德托拉(Talmud Torah)、初级耶希瓦(Lower Yeshiva)、耶希瓦(Yeshiva)、专为已婚男子开设的犹太经学院(Kolel)几大阶段。第三章主要探讨哈瑞迪派教育体系带来的影响和自身的问题。由于政党控制教育的传统,教育被哈瑞迪派赋予了传播政治理念与宗教价值观的新功能。在这种情况下,以沙斯党(Shas)为首的哈瑞迪派政党力量迅速增强,以色列社会教俗关系日趋紧张,还造成了哈瑞迪派犹太人反民主情绪的蔓延。但从哈瑞迪派教育体系的种种弊端来看,其自身在未来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社区成员生活贫困、犹太教信仰的动摇、女性受教育权利有限。文章的结语在总结哈瑞迪派及其教育体系发展过程、影响等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术研究中哈瑞迪派教育体系内部的学者是否有与外界的学者对话交流的可能。由于当下哈瑞迪派教育事业已经开始摆脱自我隔绝的牢笼,逐渐吸收来自非哈瑞迪派家庭的子女入学,但学术界研究这一领域的学者依旧是非哈瑞迪派内部的外界学者们,导致双方在教育理念、课堂模式、教师培训等方面交流甚少。未来那座矗立在哈瑞迪派与外部世界的“文化隔墙”是否会坍塌?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对比腕关节镜下两种手术方案治疗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 complex,TFCC)Palmer IB、ID型损伤的疗效的回顾性研究,旨在评价腕
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旅游业作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部门,由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及其引致的居民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旅游交通碳排放对旅游业碳排放的贡献达65%以上,是旅游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从旅游交通碳排放角度探讨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旅游交通运输部门低碳可持续发展,以及居民健康水平改善和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目的:探讨与免疫相关的TLR2和IL-10 mRNA及树突状细胞与外阴硬化性苔藓(VLS)发生和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外阴硬化性苔藓石蜡标本50例(早期和进展期各25例),外阴正常皮肤15例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和TGF-β2)及胶原蛋白Ⅰ、Ⅲ(Col Ⅰ、Ⅲ)mRNA在外阴硬化性苔藓(V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方法:选取2016~2018年经本院门诊活检
乳腺癌发病率极高,术后癌细胞易复发转移,癌细胞发生转移是乳腺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细胞发生转移时,从细胞基质上脱落下来进入脉管系统中,会触发程序性死亡,这种程序
研究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也是人类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位居第三位。由于其发病隐匿,缺乏明显的早期临
“集体创作”作为独立于“个人创作”而发展的另一条文学脉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七七事变前上海地区的集体创作是长达几十年的集体创作初始阶段,这一时期出
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tic targeting chimera,PROTAC)是一种新兴诱导蛋白降解技术,已在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用来靶向降解致病蛋白的PROTAC分
研究目的: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ICAS)是全球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而且在亚洲人中发病率较高。由颅内血管狭窄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即使采取了
非金属元素硒(Se)是动物和人体所需要的重要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对生命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硒在人体内的营养剂量与致毒剂量间范围非常狭窄。例如我国湖北恩施地区属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