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系统的关系密不可分,在预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研究中,免疫评分以其简便、量化的方式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免疫评分在肝癌患者中的生存预测价值尚不确定,本课题为了探讨免疫评分在肝癌中的预后价值,探索免疫评分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同时分析肝癌免疫抑制微环境的构成。另外,通过动物实验探索冷冻消融联合免疫治疗对于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为了探讨免疫评分在肝癌中的预后价值,本研究第一部分为临床标本实验,探索免疫评分在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免疫评分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通过免疫组化(IHC)实验方法分析部分免疫抑制分子如(PD-L1、CD33~+MDSC、FoxP3、Siglec-15)在肿瘤及癌旁的表达。采用生存曲线比较不同免疫抑制分子表达水平的肝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差异。同时探索免疫评分与免疫抑制分子有无相关性。第二部分为动物体内实验,检测冷冻消融联合PD-1阻断对皮下肝癌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存活率的影响,并探讨冷冻消融联合PD-1阻断对小鼠肝癌细胞增殖、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相关机制。构建Hep-1-6小鼠肝癌模型,分别设立PD-1同型对照组、PD-1单抗阻断组、冷冻消融联合PD-1单抗阻断组和冷冻消融联合PD-1同型对照组,进行观察并记录肿瘤生长体积。分离小鼠脾脏中的淋巴细胞并进行流式标记,检测各组小鼠血液和脾脏中MDSCs、TAM、TCM、Treg、CD4~+T、CD8~+T、PD-1、IFN—γ细胞的比例差异。结果1.免疫评分较高的表达率为26.2%(16/61),免疫评分较低的表达率为73.8%(45/61)。免疫评分与血清AFP增高(P<0.05)及肝内复发(P<0.05)具有相关性。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免疫评分较高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高于免疫评分较低的患者(x~2=11.39,P<0.01)。免疫评分较高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同样显著高于免疫评分较低(I0-I2)的患者(x~2=14.78,P<0.01)。3.肝癌组织中PD-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4.3%(27/61),其相应癌旁很少表达,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13,P<0.01)。生存分析显示PD-L1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显著低于PD-L1阴性患者(x~2=5.598,P<0.05)。PD-L1阳性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同样显著低于PD-L1阴性患者(x~2=10.90,P<0.01)。肝癌组织中PD-L1与免疫评分之间具有负相关性(x~2=12.703,P<0.01)。4.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MDSC及Treg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提示肝癌免疫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细胞极为复杂,且以MDSC为主浸润有关。Siglec-15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MDSC的表达具有相关性。5.冷冻消融联合PD-1单抗治疗组第七天缩瘤效果最为明显,有增殖活性的CD8~+T数量增加且分泌IFN-γ的CD8~+T细胞增多。结论1.肿瘤中心与侵袭性边缘CD3~+T、CD8~+T细胞均高的患者,即免疫评分为(I3-I4)的患者预后较好。肿瘤中心与侵袭性边缘CD3~+T、CD8~+T细胞均低的患者,即免疫评分为(I0-I2)的患者更易出现早期复发,预后较差。2.肝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MDSC及Treg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提示肝癌免疫微环境中免疫抑制细胞极为复杂,且以MDSC为主浸润有关。Siglec-15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与MDSC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免疫治疗有效率低可能与PD-L1表达在肿瘤中心较低有关。改善肝癌免疫治疗现状以MDSC为靶点进行研究可能更有效果。3.冷冻消融联合PD-1单抗治疗组第七天缩瘤效果最为明显,有增殖活性的CD8~+T数量增加且分泌IFN-γ的CD8~+T细胞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