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艺考生”是指在高中阶段进行较系统的专业音乐学习,并主要以“声乐与器乐”两大类为主的群体。视唱练耳以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和音乐感为目的,为学生学习声乐、器乐与音乐理论打好基础。视唱是视谱即唱,是按乐谱的曲调高低、长短、强弱、速度和乐曲基本情绪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准确演唱的能力;练耳是指培养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丰富和提高内心听觉,加深对乐谱的理解能力和音乐效果的想象能力。在音乐艺考中,视唱主要考查考生的读谱能力,要求考生在视唱时能够较好地控制音乐中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要素,并辅以适当的音乐处理;练耳主要考查考生在音高、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的听辨能力和记谱能力。作为音乐艺考生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不仅影响着考生的艺考成绩,而且影响着考生未来专业音乐学习的能力。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其视唱练耳成绩以及相关能力,是进行高考视唱练耳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视唱练耳课程教学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将有关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教学的文献进行对比总结;其次将艺考生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特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本课题《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教学实践研究》的首要理论依据,进而明确考生的视唱练耳教学的直接性目的是什么?间接性目的是什么?再次通过综述视唱练耳教学与音乐认知心理学的关系,从音乐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下对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教学的一些具体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什么某种教学环节要采用某种方法进行?对其视唱练耳的具体教学步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依据某些省联考与某些院校校考的考试大纲内容,以及分析在音乐艺考阶段国内普遍运用的视唱练耳教学教材。与此相应,将音乐高考阶段的视唱练耳课程中的音程、和弦、旋律等构成元素具体教学方法进行梳理剖析,并通过笔者近几年对音乐艺考生视唱练耳课程教学实践探索的总结,提出一些较适用于大多数艺考生视唱练耳课程学习行之有效的方法;进一步对现阶段音乐艺考视唱练耳教学实践工作的不足与改进之处给出相关建议与相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