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裂隙扫描式激光机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散光的变化规律和术后散光偏差(prediction error PE)的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201例(399眼)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均为自愿行LASIK手术者,随访超过6个月。其中男性113例(223只眼),女性88例(176只眼);患者年龄在17~41岁,平均23.89±5.27岁。术前球镜屈光度为-0.50D~-10.00D,平均为-4.15±2.01D。术前柱镜屈光度-0.50~-5.00D,平均为-0.90±0.99D。屈光度在2年内基本稳定,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在0.5以上。按等效球镜度(SEQ)分为三组:低度组(SEQ≤3D)共100眼;中度组(3D6D)共99眼。按术前散光度数分为三组:A组共166眼,术前无散光;B组共157只眼,术前散光-0.50D~-2.00D,平均(-1.07±0.47 D);C组共76只眼,术前散光-2.0D~-5.00D,平均(-2.53±0.45D)。对不同组手术前、后散光的变化进行比较,采用矢量分析方法,对手术矫正效应的量和方向进行分析。399眼中术后6个月有50眼(12.5%)出现散光偏差(PE>0.50D)并作为散光组,349眼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散光偏差的研究因素包括:术前的球镜和柱镜、角膜曲率、角膜厚度、角膜刀的吸引环直径、光学区切削直径、切削深度和术中的并发症。术前检查包括远近视力、角膜及眼前段、眼底、眼压检查和角膜地形图检查以及角膜中央厚度和眼轴长度测量,并进行睫状肌麻痹后检影,结合综合验光议和试镜确定屈光度及最佳矫正视力(BCVA)。手术由同一个娴熟的医生进行;准分子激光仪是日本NIDEKEC-5000;LASIK角膜瓣制作采用美国SCMD气动平推式微型板层角膜刀。并在术后第1天、第1周、第1、3、6月复查双眼裸眼视力(UCVA)和屈光度。所有患者资料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2003保存整理,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1)LASIK术后一天裸眼视力≥4.7者占96.99%,≥4.9者占81.70%;术后1周三组UCVA均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P<0.05)。随时间推移视力逐渐提高趋于稳定,术后6月3组患者平均UCVA和术前平均BCV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术后散光的发生比例较高,术后第1天为49.87%,术后1周降为35.84%,并随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术后6月仍有16.29%的散光眼。
(2)术前A、B、C三组的等效球镜分别为-3.76±2.66D,-4.98±2.17D,-6.29±2.27D,三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三组的等效球镜分别为0.59±0.76D,0.62±0.95D,0.39±1.19D,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时间推移屈光度逐渐趋于稳定。B、C组在术后6月有不同程度的回退,与术后3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LASIK术后1天,循规性散光由术前的76.2%明显减为术后的24.6%;而逆规性散光由术前的13.0%增至术后的35.3%。斜轴散光由术前10.8%增至术后的40.1%,三种轴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循规性散光趋于稳定,逆规性散光有增多的趋势。
(4)按等效球镜度分类的低、中、高三组术前等效球镜度分别为-2.02±0.75D、-4.46±0.88D、-7.56±1.24D,术后1周剩余散光分别为0.37±0.28D、0.43±0.36D、0.47±0.39D。三组术前与术后1周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余散光趋于稳定。术后6月三组的等效球镜越高,术后剩余散光就越大,三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
(5)A、B、C三组通过矢量分析,A组为无散光组,但术后1周剩余散光为0.50±0.34D,但随着时间推移有下降的趋势,不同时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仍有8眼散光度>0.5D;B、C两组术后1周的剩余散光分别为0.33±0.32D和0.47±0.38D,均较术前明显减少,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6月三组比较显著性意义(P<0.01)。
(6)从散光实际矫正的效果看,B、C(中、高度散光)两组的术前散光度分别为1.07±0.47D、2.53±0.45D,术后1周至3月基本稳定,术后6个月时的实际矫正的散光度有所下降。两组术前、术后6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C两组术后实际效应轴向与术前柱镜轴向的夹角(取其锐角)分析,两组在术后早期的轴向变化较无规律,未见具有明显优势分布的散光轴向。而且术后剩余散光与拟矫正柱镜轴向的夹角标准差较大。术后1月时散光实际效应轴向和术前散光轴向的夹角明显增加,随时间推移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术后6月B、C两组的散光夹角为6.67±3.41度和5.54±3.62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7)通过矢量分析,399眼术后6个月仍有50眼(12.5%)发生散光偏差(PE>0.50D)。散光的偏差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术前的等效球镜(≥-6D)(X2=13.86;P=0.001),术前较高的球镜度(≥-6D)(X2=14.19;P=0.001),术前的散光度(≥-0.75D)(X2=23.27;P=0.001)和光学切削区直径≤5.5mm(X2=12.85;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散光PE的风险因素有:术前等效球镜(≥-6D)OR=3.05(95%CI=1.66-5.61)、术前较高的球镜度(≥-6D)OR=3.21(95%CI=1.71-6.03)、术前的散光度(≥-0.75D)OR=5.78(95%CI=2.64-12.68)和光学切削区直径(≤5.5mm)OR=2.92(95%CI=1.59-5.35)。
结论:
(1)裂隙扫描式LASIK治疗近视及近视散光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2)术后可不同程度地出现散光,随时间的推移有逐渐减少。术后逆规性散光有增多的趋势。
(3)高度散光在术后6个月后散光度有一定量回退,术中柱镜切削量可适当附加10%~15%。
(4)术前中高度近视、中高度散光和小的光学切削区(≤5.5mm)是LASIK术后出现散光偏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5)年龄、性别、术前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和角膜切削深度对术后散光偏差无显著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