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耳甲腔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治疗短鼻畸形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术前照相,应用Image Pro-Plus6.0软件采集患者鼻长、下颌垂直高度、面中部长度、鼻唇角、鼻面角、鼻尖后旋角、鼻尖突出度等相关数据[1]。术中根据测量数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相关美学标准对假体进行初步雕刻,采用开放式蝶翼状切口,充分游离鼻背筋膜后间隙,松解软骨间、软骨与皮肤间的连接。取两块耳甲腔软骨,雕刻成合适大小、形状后,一块置于合适位置与鼻中隔软骨缝合固定,一块作为鼻小柱支持物在鼻大翼软骨内侧脚缝合固定[2],耳甲腔软骨支持结构植入完毕后根据实际鼻部解剖结构修改假体,进一步处理假体细节,使其轮廓自然,组织贴合紧密。植入假体并与耳甲腔软骨支持结构固定。覆盖鼻背-鼻小柱一体皮瓣,见切口缘无张力对合间断缝合切口[3]。术后再次照相采集相关数据,评价鼻部外形矫正程度。结果2015年1月—2017年1月,采用耳甲腔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的手术方式对43例短鼻畸形患者进行矫正,均为初次鼻整形,其中女性37例,男性6例;年龄1950岁,平均29岁。所有病例均未达到正常美学标准:鼻长不足,均小于面中部的三分之一,且小于下颌垂直高度;鼻唇角较大,男性均大于90°,女性均大于95°;鼻面角均小于29°,鼻尖后旋角均大于60°。患者均随访1年及以上,鼻部生理功能正常,未出现空鼻综合征。切口均I期愈合,手术区域皮肤无变薄破溃,无明显手术瘢痕,1例出现鼻孔形态轻微改变,1例出现鼻尖肥大,2例出现假体轻度偏斜。无假体感染、外露、耳廓软骨支持物吸收、塌陷等发生,偏斜半年内给予矫正。鼻背延长长度为4.09.0 mm,平均5.1 mm,鼻唇角缩小5.015.0°,平均9.3°,鼻尖突出度增加3.07.0 mm,平均4.5 mm,均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结论采用耳甲腔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可以有效延长鼻背长度,减小鼻唇角,增高鼻尖,疗效可靠,可作为矫正短鼻畸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