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季让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教育家,1904年2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葫芦兜村,1970年8月9日于哈尔滨家中逝世。张季让先生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教育事业,集二胡教学、音乐创作、器乐演奏、理论研究、器乐改革于一身,教学足迹遍及徐州、苏州、开封、上海、沈阳、哈尔滨等地,培养出如时乐濛、王沛纶、陆修棠、项祖英、王寿庭、张慧元等众多优秀人才,创作了二胡曲11首、改编定谱二胡曲10首,编写二胡教材一部,同时借鉴小提琴演奏方法将跳弓、变格移指、新手型法等首先创造性的用于二胡教学实践中。张季让先生倾其毕生经历,为我国当代二胡艺术及民族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独到的贡献,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教学参考资料。全文以张季让二胡艺术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张季让艺术生平及主要音乐活动,以年龄段为划分依据,首先介绍张季让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及音乐启蒙,其次介绍张季让青年时期在江苏、河南的工作经历以及为探寻国乐发展所参与的相关音乐活动,最后介绍张季让晚年时期扎根东北,发展国乐教育事业的相关活动。第二、张季让二胡音乐创作研究,包括10首改编乐曲分析、11首创作乐曲分析以及张季让二胡音乐创作的特征分析。第三、张季让的二胡教学成果,首先介绍张季让编写的油印版二胡教材《二胡基本练习150首》,包括教材的基本内容介绍和特征分析,其次,介绍了张季让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包括所教授学生的艺术生平、成果简介以及这些学生对张季让二胡艺术的传承情况,最后总结出张季让的二胡教学方法及理念。第四、张季让在二胡形制改良方面的探索,包括二胡形制的形成发展及改良进程、张季让对二胡形制的改良与创新及其改良二胡的应用情况。第五,概括了张季让二胡艺术研究的当代意义及作为个案研究的史学价值。全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法、实地考察与相关人物采访和比较研究等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笔者积累了很多与张季让先生相关的的文献资料;通过对张季让的学生、同事、家人、朋友、相关二胡艺术家的采访,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档案馆、江苏省吴江县葫芦兜村、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上海民族乐团、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等实地考察,使笔者获得了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为后来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史料基础。在具体分析张季让先生创作、改编的二胡音乐作品以及编写的二胡教材等内容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将其创作成果与同一时期的音乐作品进行横向比较,旨在突出张季让先生二胡艺术的创作特征。本课题首次将张季让二胡艺术做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张季让先生及其二胡艺术,文中所涉及的一手资料,可成为后人进行音乐研究的史料来源。在对张季让二胡艺术的具体研究过程中,内容涉及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二胡初步发展阶段,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至60年代中期二胡的繁荣发展阶段,通过对张季让二胡艺术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从一个侧面映射出在这两个重要历史阶段我国二胡艺术的发展情况。从地方音乐研究的角度来看,张季让先生到哈尔滨艺术学院任教,可谓开启了哈尔滨二胡艺术正规化、系统化的发展历程,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亦可成为黑龙江民族音乐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季让先生作为20世纪上半叶少有人关注却又十分重要的二胡艺术家之一,本课题的研究希望可以唤起音乐学者们对这一时期二胡艺术家群体的广泛关注,逐渐补充这一历史时段二胡艺术研究的不足与空白。此外,从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视角而言,由于艺术史不能缺失“艺术主体”,本文以张季让二胡艺术作为个案研究,旨在建构历史视点的艺术个案指标,实现艺术个案的研究路径,使艺术个案研究成为学科研究议题,进而开拓艺术个案研究与地方音乐史建构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