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村名的语言文化考察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f89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山东省潍坊村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语言学的方法对潍坊村名的结构、命名特点和命名类型、修辞、地域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综合的分析研究,并对潍坊村名中存在的问题和潍坊村名的规范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本文通过对潍坊村名的考察分析,将藏于村名之中积淀已久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重新彰显出来,可以促进村名中蕴藏的珍贵的民族和地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发扬光大,并为新时期的地名工作提供材料支持和历史借鉴。全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潍坊的地理历史概况、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本文研究的目标、方法和意义以及本文的语料来源和各级数量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以此为后文的展开奠定基础。第一章潍坊村名的结构分析。通过对潍坊村名的音节结构形式(主要是音节的数量构成情况)和语素构成特点(分为单纯词村名、双音节合成词或短语式村名、多音节合成词或短语式村名)的系统分析,总结出潍坊村名在音节数量和语素构成方式上的特点,并与现代汉语地名的构词规律进行了比较。第二章潍坊村名的命名特点和命名类型分析。通过对一般村名命名特点的分析得出村名形成的多种原因,并根据命名特点的不同将潍坊村名分为自然地形地貌类村名、人文建筑环境类村名、姓氏类村名、动植物类村名、方位村名、数字村名、颜色声音类村名、祥瑞村名、纪念村名共九类,对每一类都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举例说明。全面、翔实地对潍坊村名的命名类型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潍坊村名与修辞。修辞作为一种艺术手法,对村名定位性和示类性的基本功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章将潍坊村名中运用到的借代、比喻、夸张、拟人、避讳等修辞手法提取出来并进行了举例、分析和说明。第四章潍坊村名与地域文化。潍坊村名作为地名词汇和文化词汇的一部分,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沧桑变迁,本章通过对潍坊村名的考察,将潍坊村名中蕴藏的、体现地域文化特点的宗族观念、军事活动、政治制度、经济活动、宗教信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思想观念等一一呈现出来,丰富了潍坊村名的文化内涵。第五章潍坊村名的规范化。村名作为地名的一种,在用字、读音、语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对潍坊村名的分析,针对潍坊村名中出现的错别字、一字多写、多字一写、村名用字受方音影响而讹变、村名的迷信色彩较浓厚或寓意不好以及音节数量过多等问题,本章提出了一些规范化的建议。但由于村名并非一种纯粹的语言现象,而是属于社会文化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其规范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所以村名的规范化工作要追求科学性、权威性,防止主观性,杜绝随意性。对潍坊村名的语言文化考察也可以为地名学和文化语言学提供特定区域的材料支持,完善现有的地名宝库,促进中国地名学和文化语言学的发展和完善。
其他文献
学位
将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制定的教育管理规范和高等学校制定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建立成教学质量标准数据库,将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教学质量数据建立成教学状态数据库,根据教学质